黄悦勤:预防自杀 当防三类易自杀人群

心脏病 2025-05-19 15:39心脏病www.xinxueguanw.cn

专访黄悦勤教授,这位杰出的博士生导师,不仅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还身兼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她还是香港大学的名誉教授,并担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会员和美国精神病协会国际会员。

谈及9月10日,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节,然而这一天同时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尽管自杀这一话题令人感到恐惧和无力,但黄教授指出,自杀其实并不遥远,也并不罕见,更重要的是,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黄教授在自杀研究领域耕耘多年,谈及此话题,她的心情总是复杂。许多自杀事件,其实都有被忽略的征兆。她曾亲身经历了一件令人痛心的自杀事件。

“我有一个优秀的学生,工作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与同事相处融洽。我们研发了自杀测评量表,他曾开玩笑地说自己可以答满分,自称为‘微笑型抑郁’。他最终选择了在一个周五晚上自杀。我们发现他时,已经为时已晚。”黄教授说,这类有计划的自杀让人措手不及,也给她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黄教授强调,虽然国内的自杀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近年的调查数据,自杀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有男性多于女性的趋势,且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年轻人。

自杀并非简单之举,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教授指出,生物学因素如精神障碍、癌症等疾病,以及社会学因素如失恋、失业、压力大等都可能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患有精神障碍。

那么如何预防自杀呢?黄教授强调,首先要关注三类人:经常说出消极话语的人、隐匿的抑郁症患者以及突然遭遇重大变故的人。周五和凌晨时分是自杀高发时间,这个时间段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黄教授指出,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关注身边的人,及时发现苗头,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很多自杀事件。加强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也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措施。

在黄教授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预防自杀的坚定信念。让我们共同关注身边的人,共同构建一个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为预防自杀而努力。生命的四重防线:自杀行为的四个阶段与应对之策

自杀行为,如同无声的警钟,警示着我们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每一个自杀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重的情感和复杂的心路历程。从自杀意念的萌生,到自杀计划的制定,再到自杀未遂的危机,最后走向自杀死亡,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对生命的严峻考验。在这四个阶段的任何一个节点,我们都有可能通过及时的干预和预防,挽回一个濒临崩溃的生命。

黄主任的提醒犹如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应对自杀危机的道路。当一个人处于自杀未遂的状态时,我们应该把他们视为最需要帮助的朋友,而不是单纯的病人。我们需要防止他们再次走上绝路,及时送医是他们获得新生的关键一步。

在医院,专业的医生会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心理干预和医学监管,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心理干预不仅仅是谈话,更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和理解。医学监管则能确保他们在最需要安全保护的时候,得到必要的支持。

每一次的自杀未遂都是一次警钟,提醒我们生命的宝贵与脆弱。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每一个濒临崩溃的生命,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面对自杀危机,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关爱,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上一篇:古人教你如何防早泄 调理心理最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