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症怎么办?儿童焦虑症的表现
揭开儿童焦虑症的神秘面纱
当我们谈及儿童焦虑症时,可能会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然而现实中,这样的孩子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儿童焦虑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其症状可能表现为无指向性的恐惧、胆怯、心悸、口干、头痛、腹痛等,从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
儿童焦虑症的产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息息相关。那些内向且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在家庭或学校等环境中遇到应激情况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逃避或依恋行为。部分患儿在遭遇如父母突然分离、亲人病故、不幸事故等急性惊吓后可能出现焦虑症状。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是焦虑症患者,那么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迁延不愈,影响孩子,成为慢性焦虑。家族中的高发病率及双生子的高同病率都提示焦虑症与遗传有关。
儿童焦虑症的初期表现常常被家长忽视,如果能了解其基本症状,早期治疗是完全可能的。焦虑症的表现包括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各异,如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学龄儿童则可能出现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一系列症状。
那么,儿童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呢?父母对某些危险的过度估计,经常给孩子一些不必要的警告和禁令,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过度的焦虑。父母的焦虑行为会让孩子模仿,形成自己的焦虑情绪。父母的高标准要求和过度苛责也可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出现焦虑反应。还有,父母经常向孩子诉说家中的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等复杂问题,年幼的孩子无法理解这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经常或强烈的惩罚以及父母的过度放纵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
面对儿童焦虑症,家长应如何应对呢?由于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也给未成年人过早地灌输了心理压力,导致儿童焦虑症这类疾病越来越多。对于这种情况,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了解并消除引起焦虑症的原因,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减轻患儿压力,增强自信。对于严重的焦虑症患儿,可能需要应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来治疗。
儿童焦虑症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家长应了解并预防儿童焦虑症的产生,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应积极治疗,帮助他们走出焦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