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俄罗斯算不算侵略者
关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是否构成侵略,国际社会对此存在广泛的观点和争议。从各个角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
一、国际法与联合国的立场
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来看,将俄乌冲突定性为“侵略战争”的呼声甚高。特别是2024年的决议,获得了81国的支持。根据1974年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如吞并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符合侵略的定义。尽管俄罗斯辩称其行动是为了应对北约东扩的威胁和保护乌东的俄语族群,但这一辩解并未得到国际法庭的认可。
二、俄罗斯的立场与辩解背后的深层逻辑
俄罗斯强调其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声称乌克兰加入北约将直接威胁其战略安全。关于“特别军事行动”的性质,俄罗斯的解释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尽管俄方否认“侵略”的指控,但其在乌克兰的实际控制区域的行为,被国际社会视为事实上的侵略。
三、国际社会的不同声音
西方阵营,尤其是美国和欧盟,长期将俄罗斯定义为侵略者,并通过制裁施加压力。在2025年的G7声明中,美国的态度出现转变,反对明确使用“侵略者”的措辞,这反映了其内部的政治博弈和复杂的国际局势。与此中国等国的立场则认为冲突背景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因素和北约东扩的影响。
四、冲突的事实与争议焦点
俄罗斯通过军事行动占领了乌克兰约20%的领土,并对乌东四州进行“入俄公投”,这一行为被国际社会视为武力吞并。俄军对民用设施的袭击,如学校、医院,被指责为违反战争法规,进一步强化了其“侵略者”的形象。
从国际法和大多数国家的立场来看,俄罗斯的行为符合侵略的定义。俄罗斯及其支持者强调其地理安全诉求,认为冲突是“被迫反击”。当前的争议核心在于如何平衡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联合国决议和西方制裁对俄罗斯形成了不利的法律和舆论压力。
这场冲突涉及复杂的因素、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博弈,使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无论如何,冲突持续下去对双方及国际社会都不利,和平解决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