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人社部正在整治社保挂靠代缴
当前,社保挂靠代缴的违规行为正在受到整治。一些人为了享受社保待遇、取得买房买车资格、避免社保断缴等原因,选择通过挂靠代缴公司缴纳社保,但实际上并未建立真实的劳动关系,这种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
自2022年3月18日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了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是违法的。业内人士也明确表示,个人挂靠代缴社保属于虚构劳动关系情形,是被明确禁止的。
目前,多地人社部门已经公开发布消息,明确挂靠参保、虚构参保条件参保均涉嫌违法违规。广东省人社厅近期更是决定开展打击违规参保补缴问题的专项行动,主要打击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违规办理参保和补缴社会保险费问题。
随着政策的明晰,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屏蔽了社保挂靠代缴的服务。但是仍然有一些店铺提供社保挂靠代缴服务,但这些店铺在对待待遇领取类业务时非常谨慎,以避免获得骗取社保待遇的罪名。
实际上,社保挂靠后果严重,不仅个人需要承担法律风险,相关公司也会受到严厉处罚。例如,北京一家公司为孕产妇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生育保险骗取生育津贴的案例,最终该公司多人被判刑。广州人社局也明确表示,违法违规参保补缴属于社保欺诈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罚款等处罚。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个人来说,应该通过正规途径缴纳社保,建立真实的劳动关系。对于公司来说,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而违法违规。部门也应该继续加强对社保挂靠代缴等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社保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应该珍惜并正确使用。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违法违规,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保制度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近日,成都人社局发布公告提醒广大市民,社保代缴挂靠存在严重风险隐患,个人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此类行为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突然倒闭造成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陷入网络诈骗的陷阱,以及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等。更甚者,还可能受到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
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的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地方社保部门已经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个人缴纳社保的办法。个人无需通过第三方进行挂靠代缴,完全可以自行缴纳,费用也相对较少。灵活就业的缴费率较职工缴纳的总费用还要低,且不产生额外费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广大灵活就业者。
许多个人选择挂靠代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不了解正规参保途径、寻求便利以及部分人员可能并不属于灵活就业范畴却想保持连续缴纳社保记录。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社保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并选择正规参保途径。还应丰富参保途径,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让灵活就业参保更加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财经发现,目前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户籍限制正在逐步放宽。以深圳为例,从5月10日起,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在深圳市从事灵活就业的非深户籍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一档。这一举措无疑为灵活就业者带来了更多便利,预示着未来社保制度将更加人性化、灵活多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