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前的“蛛丝马迹”
随着气候渐渐转凉,受气候因素影响“心梗”的患病率有所增加,但“心梗”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有效溶栓治疗,不但可提高疾病治愈率,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治疗,就不能忽视“心梗”发作前的蛛丝马迹。
“心梗”就是心肌梗塞的简称,如今“心梗”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媒体上关于年轻精英死于“心梗”的报道屡见不鲜,值得关注的是中年人“心梗”发病更为突然,死亡率也较老年人高。为此,如何预知“心梗”发生,抓住“心梗”前的细微症状,尽早采取防治措施,已成为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TIPS——9种因素诱发“心梗”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心梗是由、吸烟、病、、紧张状况、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运动、腹型、过度饮酒等危险因素诱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心梗”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
心梗发生前的5个踪迹
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的踪迹,及时就医就可有效避免身陷“心梗”危机。
夜间或休息时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后等,但如今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TIPS——不能忽略不典型“心梗”发作
很多“急性心梗”发作时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女性更为明显,约65%的女性在“急性心梗”发作时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不但患者自己易忽视,医生也很易误诊。如突然呼吸困难并加重、恶心、呕吐、牙痛、下颌痛、头痛、头晕、失眠、极度疲倦、食欲差、消化不良、胃痛、焦虑等症状。
一些原本存在呼吸系统问题的患者,若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状况时,也需高度怀疑突发“心梗”。若这些症状与运动、劳累、激动有关联,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需及时就医。
心肌炎
- 突发心脏病几分钟会死亡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致人死亡
- 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自查
- 心脏不好的十大表现 女性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 心脏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如果心脏有问题会有哪些症状
- 保护心脏的食物第一名 保护心脏的最好食物有哪些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什么歌
- 3d打印心脏:3d打印心脏移植的成功案例
-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 心脏病的前兆:心脏病的前兆有什么特征
- 心脏搭桥术:心脏搭桥术后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 心脏出问题的早期症状 心脏出问题有哪些症状
- 心脏病急救:心脏病急救的十大措施
- 心脏病吃什么好 窦性心脏病吃什么好
- 心脏病吃什么药 心脏病吃什么药最好效果最快
- 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