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前做一件事,效果翻倍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缓解感冒、浑身疲劳酸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刮痧并非随意可以进行,必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在医生评估适用后进行。
盲目刮痧或治疗部位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进行刮痧前需要谨慎。如果刮痧后出现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可延误。
为了加倍提升刮痧的效果,可以在刮痧前采取一些措施。西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蒋可介绍,可以先泡个澡或者热敷、蒸桑拿,使身体温度上升,加速血液循环,松弛神经。之后再进行刮痧,能够更好地疏通经络、祛除邪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特别是对于慢性颈肩腰腿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刮痧的效果更为显著。
泡澡是其中较为推荐的方式,因为身体受热更均匀且较温和,能够更好地促进循环。根据个人的体质,泡澡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水温控制在42摄氏度左右。如果不方便泡澡,也可以在刮痧前喝一些姜汤,让身体微微出汗,同样有助于祛除邪气。
在刮痧的过程中,需要避风保温。刮痧完成后,要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以促进机体的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刮痧会使毛孔扩张,因此在4小时内不宜洗澡和热敷。
刮痧后应保持情绪平静,避免发怒、烦躁或焦虑。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刮痧的间隔一般为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蒋可医师还特别提醒,有些人不适合进行刮痧。例如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人、饥饿或过饱的人、刚进行过剧烈运动或醉酒的人、贫血、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的人、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等。疲劳时也不应立刻刮痧,应先休息一会儿。
刮痧是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医疗行为。在选择刮痧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刮痧的安全和有效性,避免可能的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