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脚助行走!脊损伤友善用辅具勤复健

心脑血管 2025-05-16 20:31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善用辅具,勤复健,重拾行走之梦!科技的力量让脊椎损伤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穿戴式机器人脚,结合电脑与感应器技术,为脊损病友带来了行走的可能。

物理治疗师表示,适度的行走与复健活动不仅有助于舒缓久坐造成的酸痛不适,更能增进肌耐力、提升心肺功能、改善驼背等症状。对于行动能力受限的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这项科技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全台近2万名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椎神经受损导致下半身瘫痪的情况下,长时间卧床和依赖轮椅移动成为了他们的日常。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驼背、下肢水肿、心肺功能不佳等问题。

阳光男孩张国皓的经历让人鼓舞。18岁时因严重车祸丧失自主行走能力,长期依赖轮椅的他,在接触机器人脚后,如今已经能自如地独立行走。他分享道,机器人脚不仅帮助他改善驼背问题,更让他看到了高处,扩大了视野,肌耐力和肺活量也明显进步。

王敏璇,一位曾经的健身教练,也经历了类似的复健历程。她表示,伤后的复健受限于只能进行上半身的肌力训练,长时间下来觉得无趣又漫长。在接触机器人脚的训练后,她不仅学会了掌握身体平衡,腰部肌力也明显增强。最重要的是,她重拾了信心,期待有一天能穿上机器人脚参加马拉松赛事。

除了实现行走的梦想,物理治疗师张立翰指出,通过机器人脚行走还有助于增进躯干的稳定协调、有益健康维持。他强调预防骨质流失、减少体脂、强化心肺功能的重要性。为了改善伤友的身心状况,张立翰特别设计了居家运动,包括呼吸训练等动作,有助于舒缓酸痛不适、锻炼肌力和心肺耐力。

呼吸训练是其中的重要一招。通过深呼吸,感觉肋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有助于锻炼扩背肌,对于受伤部位较高、易有背痛问题的伤友来说,有舒缓疼痛、改善驼背的效果。

当我们面对下背疼痛这一问题时,有一种简单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种不适。我们做一个吐气的动作,会感到肋骨随之下降。接着,我们慢慢吸气,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肋骨不随之上升,保持下降状态。这样的呼吸练习能够帮助改善和舒缓下背疼痛的症状。

接下来介绍的是小狗趴式。这个动作要求我们双脚跪姿,双手手肘平贴于床面,依靠腹部和手臂的力量,模拟伏地挺身的动作。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能够锻炼我们的腹部、腰部以及手臂的肌耐力。对于想要在家中进行锻炼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还有一些改良版的小狗趴式。这个版本中,我们依然保持双脚的跪姿,但是肚子要平贴于床面。借助上肢肩膀和手臂的力量,模拟伏地挺身的动作。这样的动作能够帮助我们维持肩胛骨的稳定,锻炼手臂的肌耐力。对于改善肩痛和肩膀僵硬也有显著的效果。

哑铃训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坐姿进行,手握个人可负荷重量的哑铃进行举握训练。这种训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手臂的肌耐力,维持身体上身协调。循序渐进地增加哑铃的重量,你会感受到身体逐渐变得更加强壮。

无论是下背疼痛、肩痛还是想要增强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上述的锻炼方法都非常值得尝试。但请注意,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都要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锻炼造成伤害。文中提到的《机器人脚助行走!脊损伤友善用辅具勤复健》一文,也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自己的健康和康复之路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启示。

上一篇:冷小莫解说优酷空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