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如何优化居家监测如何进行国务院
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多个热点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权威回应。
关于核酸检测的优化问题,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强调,现在的优化策略主要是聚焦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和人员。具体的优化措施包括不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全员检测,只在特定场所如养老院、医疗机构等开展核酸检测。对于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详细介绍了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类别。
针对医务人员如何减少感染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医疗机构要加强科学防护和资源调度,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工作。还要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等工作。
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居家监测呢?主要是针对轻症和无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居家观察治疗,期间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王贵强还就居家治疗期间的用药问题给出了建议,提醒群众对症用药,不必大量购买和囤积药物。
对于高风险人群的防护,老年人和儿童是防控重点。在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机构的疫情防控方面,郭燕红表示要落实好预防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也强调了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方便老年人接种的措施。
在居家治疗期间,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怎么办?专家建议,如果居家治疗没有效果或者病情恶化,应及时联系社区医生并到医院救治。对于居家监测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接触。同时要做好环境消毒、开窗通风等工作。
这场发布会内容充实、权威且具有指导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公众需要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疫情,做好个人防护,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当您遭遇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或者您的原有基础疾病出现恶化,连续三天以上的发热且体温高达38.5℃以上时,这时候,您应该迅速行动,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针对这些状况,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您应该立刻联系您所在社区的医生。他们是最了解您病情状况的人,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与社区医生的沟通,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线上咨询的方式进行,以便快速获取专业的医疗意见。
如果您的病情出现急剧恶化,社区医生的指导已无法缓解您的症状时,您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这是我国紧急医疗救援的专线,他们会及时为您安排就医,确保您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面临健康危机时,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理智应对。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警告信号,也不要因为恐慌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理解并遵循专家的建议,是我们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方式。
我们也要关注身体的日常状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都是我们预防疾病的有力武器。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在面对呼吸困难、气短、持续发热等症状时,记住专家的建议:首先联系社区医生,病情恶化时拨打120。也要关注身体的日常状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守护它。
提醒广大市民,健康无小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只有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确保自己的健康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