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心脏电生理学原理,通过使心肌细胞同步除极,从而恢复心脏正常节律。以下是具体原理和应用的
1. 核心原理
除颤:通过高压电流(通常200-360焦耳)使所有心肌细胞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心室颤动(VF)或室性心动过速(VT),随后由窦房结重新主导正常心律。
同步与非同步模式:
同步电复律:电流释放与心电图的R波同步,用于房颤等有规律的心律失常。
非同步电除颤:直接释放电流,用于室颤等无规律的心律失常。
2. 适用病症
心室颤动/扑动: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需在4分钟内实施以避免不可逆脑损伤。
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当药物无效时可选择电复律。
3. 操作关键点
设备与能量:需使用除颤器,能量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整(如房颤通常100-200焦耳)。
电极位置:标准位置为右锁骨下和左腋前线,确保电流贯穿心脏。
时机:室颤患者每延迟1分钟除颤,存活率下降7%-10%。
4.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禁忌症:对不可心律(如心脏停搏、无脉电活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损伤。
风险:可能引发心肌损伤、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
5. 技术进展
脉冲电场消融(PFA):新型技术,通过精准电场消融治疗房颤,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疗法需由专业团队操作,并结合心肺复苏(CPR)等综合抢救措施以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