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造影的术中配合

心脑血管 2025-08-15 16:2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1. 体位与动作配合

  • 保持平卧位,避免随意移动身体,尤其是穿刺部位(如手腕或腹股沟),以防导管移位或血管损伤。术中医生可能要求调整体位(如手臂外展)或短暂屏气以获取清晰影像,需及时响应指令。
  • 若选择桡动脉穿刺(常见于现代手术),术后需避免腕关节弯曲、用力握拳等动作,减少出血风险。
  • 2. 生命体征监测与反馈

  • 术中需配合心电监护,保持情绪平稳。如感到心慌、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 注射造影剂时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或轻微疼痛,属正常反应,但若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如皮疹、喉头水肿),需紧急报告。
  • 3. 心理调适与沟通

  • 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避免焦虑影响血压和心率。医护人员会全程沟通操作步骤,患者可主动询问疑虑以增强安全感。
  • 部分患者可能因导管在血管内推进产生酸胀感,需理解这是正常过程,保持放松。
  • 4. 特殊指令配合

  • 推注造影剂时,医生可能要求“深吸气-屏气”以优化成像效果,需严格配合。
  • 术中避免咳嗽或突然动作,防止影像模糊或导管移位。
  • 注意事项

  • 穿刺部位后痛感较轻,但需耐受导管操作的异物感。若疼痛剧烈,应及时提示医生。
  • - 儿童或意识不清患者需家属或医护人员辅助固定体位,确保安全。

    上一篇:心血管什么症 心血管是啥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