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冠状动脉(心脏供血血管)
50%-70%堵塞:属于中度狭窄,可能被诊断为冠心病,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此时需通过药物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善来防止病情恶化。
超过70%堵塞:属于重度狭窄,心肌供血会明显不足,日常活动或休息时都可能引发心绞痛(胸部压榨性疼痛、胸闷)。若不及时干预,斑块破裂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75%以上堵塞:需高度警惕,通常需要冠脉介入手术(如支架)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
2. 脑血管(颈动脉等)
超过50%堵塞:需高度关注,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可能引发脑梗死(中风),导致偏瘫、言语障碍等严重后果。
3. 下肢动脉
50%左右堵塞:可能引起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疼痛),影响活动能力。
70%以上堵塞:肢体缺血严重,可能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
关键提示
早期干预:无论堵塞程度如何,发现后应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如低脂饮食、、运动)控制病情。
危险信号:胸痛、呼吸困难、肢体无力或突发头晕等症状可能是血管堵塞加重的表现,需立即就医。
若出现上述症状或体检发现血管狭窄,建议尽快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