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量表
Lee评分(RCRI):包含6个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脑血管病史、术前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慢性肾病、特定手术类型),每项1分,总分≥3分预示高风险。
NSQIP MICA评分:基于大样本数据预测围术期心梗或心搏骤停风险。
2.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风险评估表
评估指标包括年龄、收缩压、BMI、总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通过总分计算10年发病风险(低危<5%,中危5%-9.9%,高危≥10%)。
3. China-PAR模型(中国适用)
适用于20岁以上无心脑血管病史人群,评估10年及终生风险。指标包括年龄、血压、血脂、糖尿病、吸烟、腰围、地域等,风险分层明确。
4. 弗莱明翰风险评估表
经典国际量表,评估10年心血管病风险,但需注意其基于欧美人群数据,中国北方地区可参考高风险区调整。
5. 简易自评表
包含8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史等),≥3分为高危。
6. 心血管不良分级标准
按严重程度分级(如心肌酶升高、心功能下降等),用于临床研究或术后监测。
模板获取建议
在线工具:中国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网(.cvdrisk)提供China-PAR在线评估。
文档下载:部分量表如ICVD评估表、弗莱明翰表可通过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平台获取(搜索关键词如“心血管风险评估表PDF”)。
如需具体表格模板或进一步使用指导,可提供更详细的应用场景(如临床、科研或个人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