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锻炼时间

心脑血管 2025-10-12 08:4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一、避免高风险时段

1. 清晨高危期(尤其6:00-10:00)

此时段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和心率波动大,血液粘稠度高,是心脑血管高发期。凌晨至日出前(如4:00-6:00)及"脑梗时间"(7:00-9:00)应避免运动。

2. 夜间过晚运动

睡前剧烈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心脏恢复。

二、推荐锻炼时段

1. 上午时段

最佳时间:日出后(如9:00后),此时阳光充足且已服用降压药,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

注意事项:避免空腹运动,建议早餐后1-2小时进行。

2. 下午时段

黄金时间:15:00-17:00,此时身体状态稳定,水分和能量储备充足,适合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行)。

3. 傍晚时段

晚餐后1小时(约19:00左右)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避免超过21:00。

三、运动类型与强度

  • 有氧运动为主:快走(5-6公里/小时)、游泳、慢跑、太极拳等,每周累计150分钟,单次45-75分钟。
  • 力量训练辅助:如心脏锻炼操(托举动作)、踮脚上托等温和力量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
  • 禁忌:避免剧烈运动(如快速球类),寒冷/极端天气时改为室内运动。
  •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循序渐进:初始阶段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

    2. 结伴运动:避免单独锻炼,出现胸闷等症状立即停止并就医。

    3. 监测反应: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可用公式计算),避免过度疲劳。

    上一篇:绵阳心血管科室_绵阳最好的心脏科医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