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常用促凝药

心脑血管 2025-11-01 09:23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抗凝药物(而非促凝药)是更常用的药物类别,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以下是心血管疾病中常用的抗凝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1. 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梗和中风。常用剂量为100mg左右,但胃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抗血小板效果,适用于支架术后患者。
  • 替格瑞洛:起效快,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剂量为90mg,一天两次。
  • 2. 抗凝药物

  • 华法林:传统抗凝药,需定期监测INR值以调整剂量,避免出血风险。
  •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无需频繁监测,但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 肝素:用于急性血栓,需静脉注射,起效快。
  • 3. 他汀类药物

  • 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稳定斑块,适用于冠心病患者。
  • 4. 溶栓药物

  • 水蛭素:天然抗凝剂,抑制凝血酶,适用于血栓性疾病。
  • 通心络胶囊: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通络作用。
  •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抗凝药物剂量需严格遵医嘱,过量可能导致出血,不足则无法预防血栓。
  •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食物(如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和药物(如抗生素)可能影响抗凝效果。
  • 定期监测:华法林使用者需定期检查INR值,NOACs使用者需关注肾功能。
  • 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什么是心脏心血管支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