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常用指标是什么
从生命科学的细微之处,揭示健康的蓝图生理指标概览
一、基础生理监测
血压,作为生命的“晴雨表”,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与舒张压60-90mmHg之间。当数值冲破这一界限,可能暗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心率(HR)在静息状态下应维持于60-100次/分钟,过缓或过快都可能是心脏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二、血液生化揭示的健康秘密
血液如同生命的河流,生化指标则是其中的关键密码。血脂水映了动脉硬化的风险,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较低水平,特别是高风险人群。血糖的波动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隐形杀手,需时刻关注。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是心脏健康的早期预警信号。心功能标志物如BNP/NT-proBNP则用于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三、深入心脏功能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提供了心脏功能的直观视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正常值范围在55%-70%,低于此值可能提示心功能下降。冠脉检查如冠脉CTA或造影,能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是否需要支架治疗提供依据。
四、更多关键指标的影响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凝血功能等,虽看似平常,但在预测心血管风险、评估炎症及血栓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五、临床评分工具的作用
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是临床常用的工具,分别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风险和ACS患者的出血风险,为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但请注意,任何指标的解读都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医生的专业指导。
综上,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指标都关乎我们的健康与生命质量。了解并关注这些生理指标,如同掌握了一把守护健康的钥匙。让我们携手医学专家,共同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