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节 学学国医大师们的长寿秘诀!
你是否了解每年3月17日这天,是中国的国医节呢?这一节日的设立背后,隐藏着一个与医药界的抗争历史。曾经,医药界人士为了捍卫中医的地位,强烈反对废除中医的提议,于1929年3月17日集会上海。为了纪念这次抗议的成功,医学界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国医节”。如今,这个节日虽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87年历程,但仍然有一些人对其知之甚少,甚至在医学界的学生中也未必广为人知。
当我们走进一个古香古色的中医诊室时,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国医大师路志正正在接诊患者。他的诊室里,放着一杯用来提神儿的茶,墙上的书法挂画展示着“路志正调养脾胃18字诀”。路老在结束一上午的门诊后,依然精神焕发,这得益于他多年来的养生之道。
路志正养生最重视的便是“适度”。在他看来,饮食不能过,尤其是甘味食物,虽然吸收快,但过多摄入会增加消化负担。他主张“粗细好坏”都要吃,但都要适量。穿衣也不能过紧或过厚,以免影响身体的气血流通。对于运动,路老更是强调“要多动”,他认为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冬季,更要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
另一位专家李辅仁则强调饮食应以素淡为主,少吃甜食和脂肪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他认为保持心态的平和也是养生的关键。身为中央领导人的保健专家,他始终坚持为普通百姓看病,以病人的利益为先。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生方法则注重日常生活的规律。他每天的起居十分规律,其中午间的散步采阳养生法尤为引人注目。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正午时分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邓老选择在这个时候散步,以提升体内的阳气,起到采阳补肾的作用。
这些国医大师们不仅医术高超,更在养生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让我们在追求健康的路途中,更加关注身体的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度地调整生活方式。每年的3月17日国医节不仅是纪念他们为中医做出的贡献的日子,更是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日子。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需要特别的关照和呵护。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阳虚体质的年轻人来说,身体的虚弱、怕冷、疲劳等状况,往往是肾阳不足的表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些养生专家的建议,来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邓老的“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选择。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此时出门散步,让阳光洒在身上,不仅能够提神醒脑,更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阳气。每一次的散步,都是对身体的温柔呵护。
而96岁的国医大师颜正华,更是为我们树立了养生的榜样。颜老的养生秘诀在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运动锻炼、适当服用保健品”。在他的理念中,养肾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只需在饮食、运动、情志、志居等方面稍加注意,就能轻松实现养肾的目标。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养肾融入生活的每一刻,那么身体的状况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饮食有节,不仅仅是控制食量,更是要荤素搭配,让身体获得均衡的营养;起居有常,意味着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让身体在规律的生活中焕发活力;劳逸结合,则是要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而运动锻炼,更是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法宝。
在颜正华看来,只要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肾,那么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让我们跟随颜老的脚步,学会养肾,为自己的健康加分,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