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企业为何要重视网络安全?
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2年十大科技趋势,深入洞察了范式充值、场景变革与未来互联的三大领域未来走向。其中,达摩院预测在未来三年里,医疗领域将迎来重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将全面渗透到疾病预防和诊疗的各个环节,成为引领医疗发展的高精度导航协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智能医疗设备的使用也将日益普及。
智能医疗设备在现代医疗卫生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联网、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智能医疗设备的应用场景愈发广泛。随着智能医疗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智能医疗设备收集并保存了大量患者数据,包括健康信息、产品性能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不仅存储在本地,还保存在云端平台上。这种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处理使得智能医疗设备面临巨大的网络攻击风险。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窃取这些数据,甚至篡改或操纵设备发出的指令,从而危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例,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因为很多医疗数据泄露的案例都是从攻击医疗设备开始的。一旦网络犯罪分子入侵医疗设备网络,他们不仅可以访问设备中的数据,还可能访问所有连接的设备,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事实上,根据的数据,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了《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对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指导原则强调医疗器械企业在设备开发的最初阶段就应重视设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并在遭到网络攻击时能够及时预警。
医疗设备的网络安全需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除了医疗机构内的信息运维部门,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关注网络安全的维护。特别是在面对实验室和放射设备等关键设备时,一旦这些设备遭到网络攻击,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医疗器械企业在保护设备网络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他们需要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安全更新和维修服务。
智能医疗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医疗领域的革新,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挑战。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共同努力,加强网络安全的防护和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智能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潜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加剧,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指导原则修订版》的出台,为医疗器械企业敲响了警钟,要求企业对于网络安全威胁应具备必要的识别、保护能力,并具备适当的探测、响应、恢复能力。
如今,医疗设备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软件技术,这也意味着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网络安全防护。一旦设备出现隐私泄露或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会给医疗机构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已经成为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命线。
在此背景下,《指导原则修订版》进一步强调注册申请人需基于相关标准和技术报告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除了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防护,医疗机构还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还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项的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仍有一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没有采用二进制代码分析来验证其代码的安全性或发现供应链中的风险。对此,医疗器械企业应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融入安全要求。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测试流程,确保在开发早期阶段就能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定期进行设备固件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风险,医疗器械企业应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防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隐私安全,为医疗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