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果汁需谨慎,人工果汁可能会损伤智力
关于饮品的选择与饮用方式,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提醒我们,咖啡、果汁、汤类等饮品的不当饮用会留下健康隐患。现在,《生命时报》结合国外研究,采访了多位国内权威专家,为大家揭示饮品的正确饮用方式。
汤类虽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但是不当的饮用方式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指出,熬汤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嘌呤含量上升,容易引发高尿酸和肾脏负担。建议熬汤时间控制在1~1.5小时。不同人群喝汤应有侧重,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的汤类。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营养系主任彭景提醒,餐馆的汤一般含有较多的盐、鸡精、味精,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在外就餐最好少喝汤。
牛奶被誉为最佳天然补钙品,但是过量饮用也会带来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长期大量喝牛奶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增加患病风险。建议每天饮用200~300毫升牛奶,并选择不加香精、奶粉、增稠剂的牛奶,避免影响营养吸收。临睡前喝牛奶会增加消化负担,最好在睡前1~1.5小时饮用。
中国有悠久的茶养生文化,但是饮茶不当也可能导致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表示,浓茶含有大量咖啡因,过量摄入会引起心跳加速等不适。喝茶应求淡,这不仅有助于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还有解毒、抗衰老的功效。春夏季节适合喝性凉的绿茶,秋冬季节则适合喝性温的黑茶。
除了上述饮品,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也需要注意饮用方式。碳酸饮料除了口感外,对身体并无多大好处,甚至被美国专家评为“最不健康的饮料”。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肥胖、骨钙流失等问题。咖啡喝太多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如心脏剧烈跳动、精神恍惚,甚至增加孕妇流产几率。咖啡的饮用也需要适量。
“人工果汁”更是需要警惕。市场上不少果汁饮料是由糖、香料、人工色素等调制出来的,这类饮料不仅会损害牙釉质,还容易导致体重超标,增加糖尿病风险,其中的人工色素甚至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我们在选择饮品和饮用方式时需要谨慎对待。为了健康,我们应该根据专家的建议,合理选择饮品,适量饮用,并注意饮用的时间、温度、浓度等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饮品带来的健康和美味。大量饮酒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短暂的欢愉,又潜藏着对身体的无声伤害。它犹如一条潜伏的毒蛇,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和高血脂等代谢问题。酒精的烈焰还会灼伤我们的消化道黏膜,破坏生殖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埋下隐患。
在享受酒的我们也要明智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专家建议我们最好选择低度酒,适量饮用。对于低度酒,每日饮用最好不超过二两;中度酒则应以一两为限;烈性酒更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25毫升。葡萄酒虽口感醇厚,但饮用也应适量,控制在五两以内方为妥当。啤酒作为一种相对轻松的酒类选择,一天一瓶是理想的饮用量。
饮酒前,切记要先吃点主食,这样可以减缓酒精对身体的直接冲击。若饮酒过量感到不适,我们可以选择喝一些蜂蜜水或果蔬汁来缓解症状。催吐也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混合酒的饮用更是健康的大忌。有研究表明,与只喝一种酒或不喝酒的人相比,喝混合酒的人患肝癌的风险竟然高达6到10倍。这个惊人的数据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警醒地对待酒精的诱惑,明智地做出选择。
酒,既可以助兴,也可以伤身。让我们在享受酒的也珍惜我们的健康,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对自己负责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酒的真正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