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植入后需长期规范用药以预防血栓形成、控制症状及延缓疾病进展。以下是综合临床指南和专家建议的核心用药方案:
一、核心治疗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阿司匹林(75-100mg/日)联合氯吡格雷(75mg/日)或替格瑞洛(90mg/次,2次/日)是术后基础方案,需持续至少6-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需12个月)。
长期单药维持:DAPT结束后需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代用于阿司匹林禁忌者)。
2. 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20-40mg/日)或瑞舒伐他汀(10-20mg/日)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需<1.8mmol/L。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肌酸激酶。
3.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可降低心率(目标静息心率55-60次/分),减少心肌耗氧量,尤其适用于合并心绞痛或心梗患者。
4. ACEI/ARB类药物
培哚普利、缬沙坦等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可改善心室重构。
二、辅助治疗药物
1. 硝酸酯类药物
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缓解残余心绞痛,需采用偏心给药法(如早8点、下午3点)避免耐药性。
2. 其他个体化用药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继续降压、降糖治疗;高出血风险患者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三、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尤其抗血小板药物中断可能引发支架内血栓。
定期监测:包括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及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黑便)。
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限酒、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四、特殊情况处理
出血风险:若出现严重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抗栓治疗与止血需求。
药物不良反应:他汀类致肌痛或ACEI致干咳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以上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支架类型、合并症等)由医生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