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白内障病发率高 夏季出门需小心
白内障:无声的视力障碍,如何有效应对?
据统计,每年我国有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在家中等待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增长率达8%至10%。白内障已经成为我国致盲率第一的眼科疾病。尤其随着年纪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人是这一疾病的主要受害者。
白内障,听起来似乎只是眼睛内的一点“白色障碍”,但实际上它带来的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那么,这个“白色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
白内障,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内部的晶体变混浊,阻挡了光线的进入,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左炜为我们解释了这一现象:眼睛内有一重要的器官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且富于弹性的。但当晶状体变得混浊时,就会引发白内障。
白内障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年龄是首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遗传因素、感染、生活方式不当、紫外线照射和“光污染”等都可能是白内障的诱因。有些老年人可能将白内障误认为是老花眼,或者听信广告服用药物和滴眼药水,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左炜强调,目前尚无药物能完全治愈白内障,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那么,何时进行白内障手术最好呢?左炜介绍,白内障的发病分为早期、中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当视力下降到0.4以下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尤其是当进入过熟期后,手术难度增加,因此建议尽早手术。手术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超声乳化仪切除浑浊的晶体,然后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
对于白内障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左炜建议,首先要避免强光紫外线,夏季外出时最好打上遮阳伞、戴上太阳眼镜。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机体缺水。减少用眼时间,避免眼疲劳。在饮食方面,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A、C、B以及蛋白质。
白内障是一个严重的视力障碍,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并及早治疗。通过理解白内障的形成原因、了解最佳治疗时机并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疾病,保护我们的视力。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展的速度确实更快一些。或许对于一般人来说,白内障的发展可能需要跨越5至10年的时间才会考虑手术,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个时间可能会缩短至一年半载。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控制血糖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除了基础的血糖管理,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避免任何可能的外伤。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也是防控白内障加剧的重要一环。
除此之外,辐射问题也不能忽视。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可能来源于手机、电视等多种设备。使用手机时,建议在接通后的3到5秒钟内不要立即通话,以免可能的辐射影响。将手机有电池的一面朝外放置时,也要尽量减少辐射的影响。看电视时,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最好是电视对角线长度的七倍以上,以减少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关爱眼睛健康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眼睛。经常做眼保健操、定期远眺、避免熬夜等良好的习惯都对保护眼睛有很好的帮助。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用一些明目护眼的食物来增强眼睛的抵抗力。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让我们一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保护眼睛的健康。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白内障等眼疾的发生,保持清晰的视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