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痒抓抓抓!配方奶酿异位性皮肤炎

这是一个揪心的故事,关于一个仅仅6个月大的小男婴,他的人生刚刚起步,却被一种顽固的皮肤问题困扰。出生仅仅两个月,他的全身就不断冒出疹子,痒得他难以忍受,小手抓得皮肤流脓。经过医生的诊断,这可能是对配方奶过敏引发的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困扰婴幼儿的常见病症,尤其好发于婴儿和孩童时期。它的症状令人难以忍受,红肿、搔痒、脱屑,甚至慢性苔藓化,其中夜间搔痒最为让人困扰。婴儿常常在睡梦中不自觉地搔抓,越抓越痒,严重影响睡眠和精力。而皮肤的破损也容易感染黄色葡萄球菌、疱疹性病毒等。

对于这位小男婴来说,他的异位性皮肤炎很可能是由于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这也是婴幼儿异位性皮肤炎中常见的一种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病症表现部位。对于婴儿来说,病症多出现在脸部、脖子、四肢关节的外侧;而对于青少年,则可能局限在关节皮肤的弯曲皱褶处。严重的病况甚至可能影响全身。

面对这种因牛奶蛋白引起的异位性皮肤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可以尝试改用纯母乳喂养或水解蛋白的配方奶。预防或改善异位性皮肤炎,需要先找出过敏原。对于婴儿来说,最常见的过敏原就是牛奶蛋白。针对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婴幼儿,医生建议以母乳哺育为主,选用水解奶粉。如果全母乳喂养仍然无法改善病症,母亲需要避免摄入乳制品和带壳海鲜。

除了食物过敏,异位性皮肤炎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皮肤屏障异常。皮肤的完整性丧失,水分容易流失,保湿度降低,让过敏原容易侵入。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皮肤容易缺水,更容易引发异位性皮肤炎。家长应加强宝宝的保湿工作,选择合适的保湿剂,避免使用含香精或防腐剂的乳液。

除了以上的措施,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衣服的材质不宜过度粗糙,减短指甲以避免抓痒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注意皮肤的保湿度,避免过度清洁。居家环境保持干净,避免尘螨或霉菌滋生等。

异位性皮肤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病症,需要家长们的关注和照顾。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保湿工作和日常护理,我们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病症,让他们健康成长。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广大网友带来帮助和启示。 (来源:网友)

上一篇:漂亮的女人为什么没有性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