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禁忌都有哪些吗
法国营养专家罗朗的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牛奶中的酪蛋白经过代谢会产生半胱氨酸,这些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牛奶中的5%乳糖,会在体内被乳酶分解成半乳糖,过多的半乳糖在晶体中沉积,可能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引发白内障。专家建议每天饮用250毫升的牛奶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牛奶的饮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牛奶不宜生吃,加热至沸腾后应立即关火。长时间煮沸会破坏牛奶的营养价值,使乳糖焦化,降低奶中的脂香,导致蛋白质变性。牛奶中有助于防止婴儿腹泻的轮状病毒抗体也会受到破坏。
2. 牛奶在加热稍凉后不应加糖。奶中的赖氨酸和果糖在高温下结合形成果糖赖氨酸,对人体有害。糖属酸性,奶中钙属碱性,两者结合会使大量钙丢失。最好不要加糖。
3. 不应空腹喝牛奶。空腹时,身体需要能量,此时喝牛奶会导致蛋白质被当作碳水化合物消耗,在胃中停留时间短,不利于消化吸收。
4. 喝牛奶时不宜与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同食,如浓茶、柚子、柠檬、杨梅、石榴等。这些食物中的草酸和鞣酸会与牛奶中的成分凝结成块,影响消化吸收,破坏营养。
喝牛奶的时机也很重要:
晚上喝牛奶有助于休息和睡眠。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感的生化物质L色氨酸,以及具有镇静催眠效果的微量类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使人想睡眠。而且,牛奶中的钙还能消除紧张情绪,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利。晚上喝牛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睡前喝牛奶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晚餐摄入的钙在睡前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利用。夜间零点以后,血液中钙的水平会逐渐下降。为了保持血钙的平衡,骨组织中的一部分钙盐会溶解入血液中。这个过程是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如果在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以缓慢地被血液吸收,整个夜晚血钙都得到了补充和平衡,无需再溶解骨中的钙,从而避免了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睡前喝牛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正确饮用牛奶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需要注意饮用量、饮用方式以及饮用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