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第三方测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方测评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真实体验还是误导消费?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品类日益丰富,消费者在购物时面临的“选择困难症”愈发严重。为此,一大批“第三方测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类互联网平台。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多个互联网平台的测评账号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
在购物前看看测评作为参考,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日常习惯。尤其是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服装鞋靴等品类,消费者更倾向于参考第三方的测评内容来了解真实的使用体验和挑选出最具性价比的商品。
这些测评机构以真实体验结合对比分析的方式,抓住了用户购买商品的关注点。多数测评机构、博主会亲自体验相关商品,为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视觉体验,实质上帮助消费者获得了“真实体验”。
部分测评机构却存在“假测评、真广告”的现象。他们一边进行各式各样的测评,一边进行电商卖货、广告营销等,看似客观中立,实则为了利益。这些机构的销售商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让消费者在参考测评后买到了问题商品。
据了解,《“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缺乏测评标准、夸大宣传、虚假测评等。这些问题不仅可能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损害经营者商业信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为了让第三方测评机构规范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发力的建议。相关平台也应落实责任,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并建立多重监督机制。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信任是测评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公正是测评发展的“压舱石”。应尽快建立行业规范及相关评测标准,淘汰独立性、公正性、规范性不足的测评机构。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消费,审慎参考第三方测评内容。在购物时,不仅要听信他人的评价,更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不合理的测评内容及时投诉,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三方测评”机构在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的也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机构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促进市场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