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保的功能(屏保和锁屏)

电脑频繁出现屏保,背后的故事与智慧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都市传说:小时候玩小霸王游戏机太多,会把家里的电视机打坏?妈妈口中这样的传说,让我们曾经以为看穿了她的谎言。但实际上,真正充满生活智慧的,是你的妈妈。因为,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

屏保程序之所以名为“屏保”,确实是因为它能保护屏幕。回想我们过去使用的CRT电视、显示器,那是一种体积庞大的显示设备。CRT显示器通过内部的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束,这些电子束轰击特定的RGB发色单元中的磷光薄膜,从而生成图像。这种显示技术虽然为我们带来了视觉的盛宴,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烧屏。

如果CRT显示器长时间显示同一个画面,电子束会持续轰击同一个发色单元中的磷光薄膜。长时间的持续轰击可能导致显示器中生成磷质烙印,俗称“鬼影”。这正是妈妈担忧我们玩小霸王游戏会损坏电视的原因游戏中的静态元素如文字、图像等长时间不动,容易引发CRT显示器的“鬼影”。

而我们所熟知的“屏幕保护程序”,正是为了保护显示器而设计的。它通过电脑闲置时不让显示画面停止,起到保护显示器的作用。想象一下那些经典的屏保,如《管道》,在屏幕空闲时自动启动,为显示器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说到屏保的起源,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Windows系统中的那些动画屏保。但实际上,之一个屏保并非用于电脑。追溯历史,之一个类似“屏保”的功能出现在1976年,由德州仪器生产的一款名为TI-30的计算器上。这款计算器在当时风靡美国,其特色在于闲置超过一定时间后,屏幕会进入一个简单的“屏保画面”仅显示一个小数点。TI-30的LED屏幕并不需要特别保护,这个“屏保”功能主要是为了在不丢失计算结果的更省电而已。

而如果要寻找之一个真正为了保护屏幕而诞生的屏保,那它并不在计算机上,而是在家用游戏机上。雅达利在1977年发行的Atari 2600游戏机为了保护当时的CRT电视机,在游戏如《Combat》、《Breakout》中加入了暂停时显示彩色循环图的设定。这一设计理念后来也被应用到了家用电脑中。

虽然雅达利很早就意识到CRT屏幕需要保护并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相应功能,但真正将“屏保”这个概念正式化的并非他们。而是软件工程师John Socha在IBM PC上开发的之一个真正的屏幕保护程序。这个名为Screensave的程序于计算机杂志《Softtalk》上发表后,“屏幕保护程序”这个概念正式诞生。

当我们说起屏保软件的发展历程时,不能不提BillStewart和Ian MacDonald这对程序员组合的作品Magic动画屏保程序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屏保的固有认知将色彩与动画融入其中使得原本单调的屏保变得生动起来。虽然在一开始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看好这款程序的未来发展但事实证明它在用户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反响超越了所有人的预期。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屏保的认知也为后续的屏幕保护程序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屏幕保护程序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可能性。自从Bill Stewart和Ian MacDonald推出了Magic屏保软件后,他们便收到了来自用户的热烈反馈。这些用户不仅报告了Bug,提出了改进意见,更有许多用户直接以支票或现金的形式表达了对他们的支持。在意外获得这样的关注和支持后,他们深入梳理了屏保应有的形态,并对Magic进行了更新。这一次的更新不仅使屏保更加稳定、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还拥有更精美的动画和更友好的设置界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屏保的产品逻辑进行了关键性的优化当电脑闲置时,系统自动启动屏保;当用户移动鼠标时,系统则自动退出屏保,无需用户手动点击开关。这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看到屏保程序背后的商业价值后,Bill和Ian决定将完善后的Magic屏保标价出售。尽管需要额外付费,但Magic依旧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随后,他们继续优化Magic,加入了更多动画供用户选择,并且将其重新包装,更名为After Dark再次推向市场。

虽然五六十块钱的保护膜在现在看起来可能相当昂贵,但在那个时代,人们很愿意为价值数千的手机贴上上百元的保护膜。同样,After Dark保护屏幕的功能也吸引了大量电脑用户,即便其售价为30美元。在当时,购买一台CRT显示器需要300到600美金,相比之下,30美元的价格显然很划算。

After Dark在发售后的三个月内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销量一度超过Microsoft Office甚至是Windows本身,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软件。许多软件开发商看到了成功的范例后开始争相模仿,推出不同的屏保程序。微软和苹果也在自己的系统中添加了更多自带的屏保动画。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迅速流行,CRT显示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屏保程序也开始丧失其原有的存在价值。虽然在Windows和macOS上仍然可以找到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选项,但可选的系统自带屏保看起来都像是二十年前的产物。事实上,微软已在2017年的Windows 10 Fall Creators Update中宣布屏幕保护程序与用户界面某些功能一同被列为“Deprecated”功能,意味着虽然用户仍可使用,但不会再进行后续更新。

屏保真的完全没用了么?未必。尽管已被官宣“死亡”,但屏保从未真正离开我们。仍有一群开发者在用自己的创意开发各种极具创意的屏保,让这些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继续活跃在大家的电脑上。这些屏保有的提醒用户年龄的增长、生命的流逝;有的带用户鸟瞰世界各地;还有的让用户实时监测地球状态。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那款翻页钟屏保,其受欢迎程度甚至已经从电脑屏幕迁移到了不同的移动设备上。

尽管屏幕不再需要保护,这些屏保依然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根据Google Trends的数据,ScreenSaver(屏保)的搜索热度近五年依旧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屏保也在以另一种形式活跃在屏幕上,例如在电子产品店播放产品宣传视频屏保,或是电视在用户不使用时通过显示高清晰度的屏保变成一副壁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屏保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仍在以新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你是否曾经瞥见过书桌上那块尘封已久的 Kindle,当你偶尔将它从繁忙的书堆中取出,准备盖泡面之际,突然发现它屏幕上的广告屏保仍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那一刹那,仿佛时间的碎片被唤醒,那些沉睡的信息又一次跃然纸上。让我们一起回顾屏保的历史与变迁,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新意义。

▲图片来源:Live Collectiva

屏保的诞生源于保护计算机屏幕,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CRT逐渐被更为先进的显示技术所取代。尽管屏保的初衷已经逐渐被淡忘,但它们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们不仅仅是保护屏幕的工具,更是传递信息、展示个性的平台。

如今的Kindle屏保已经成为亚马逊向我们推送广告的一种媒介。尽管我们可能未曾主动关注过这些屏保的存在,但它们却在不经意间融入我们的生活。就像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老照片,虽然早已褪色,但仍旧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这些屏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或者广告媒介,它们见证了我们数字生活的变迁。每一次亮起都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更迭和科技的进步。即便是在积尘已久的书桌上,它们也依然发挥着新的作用。即使我们对它们已经不再熟悉,它们也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与此我们的锁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隐私和安全的重要任务。虽然它们的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始终不变的使命是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无论是屏保还是锁屏都在默默守护着我们每一次的数字体验。它们像是一个忠诚的守护者,陪伴着我们度过每一个时刻,见证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对屏保和锁屏的关注与使用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让我们更深入地它们的新意义和功能吧!

上一篇:欧姆龙plc常用功能指令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