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日吃7餐患糖尿病 捐髓救人落空
糖尿病:并非只是老年之病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糖尿病似乎总是与老年人联系在一起。一个名为陈小姐的46岁女性的经历,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身高153公分的她,因每日七餐的放纵饮食习惯,最终在捐前的健康检查中意外发现自己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陈小姐的生活曾充满美食的诱惑,从油炸小吃到重口味佳肴,从蛋糕甜食到珍奶,她几乎无所不尝。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血糖过高,无法完成捐赠的救人愿望时,她决定彻底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糖尿病早期或轻微时可能并无明显症状,这使得许多人忽视了其严重性。对于高危险族群来说,如具有家族遗传病史、肥胖、有妊娠糖尿病或生下巨婴的女性等,更应养成定期检查血糖的习惯。
陈小姐的故事并非孤例。黄怡璎医师提醒,外食族因饮食高油高糖高热量、膳食纤维摄取不足,容易造成血糖上升,长期下来会增加糖尿病的发作风险。这让许多人纳闷,为何不吃甜食或饮料,血糖仍然飙高?其实,外食族常吃的加工品如糕饼面包、饼干以及腌制品等,都可能是造成血糖不稳定的原因。
陈小姐为了控制血糖,开始采取清淡、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早餐是三匙麦片加低脂奶粉,午餐前饿了就吃饼干、水果。白米与糙米的搭配成为主食,采用少油烹调,以青菜为主,肉、鱼为辅。晚餐后不再吃点心宵夜。她坚持外食时喝水、不喝汤,饮料绝对无糖。天天晚上的运动也未曾落下,绕市区走2小时或是快走跑步机半小时。如今,她的体重已降到56公斤,恢复了健康。
而黄怡璎医师则强调,糖尿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对于高危险族群来说,定期检查如血糖、糖化血色素、葡萄糖耐受度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糖尿病学会甚至建议,肥胖的小孩合并有上述危险因子时,需做糖尿病的筛检,以早期发现、预防糖尿病。对于年轻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越早控制好血糖,恢复胰岛功能的机率就越大。
糖尿病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在逐渐年轻化。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定期的体检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武器。让我们正视糖尿病的遗传影响,关注自己的健康,避免成为下一个“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