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三步骤:平补 润补 滋补
导读秋季,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进行滋补食疗的绝佳时机,同时也是健康人群食补的绝佳季节。整个秋季进补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深入,为身体打下坚实的营养基础。
秋天,被誉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稍加进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对于那些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更应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的应变能力。
初秋平补
俗话说“秋瓜坏肚”,此时各种瓜类宜少食,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初秋时节,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湿易伤脾,从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为此,应适当加入扁豆、豇豆等健脾利湿的食物煮粥食用,以助脾胃运化。
入秋之后,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等,以补充夏日消耗。但要注意,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大量进食各种肉食会增加脾胃负担。应选用平补之品,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红枣、莲子、桂圆等。其中,“秋藕最补人”,可将糯米灌入藕眼中蒸熟食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莲子、山药、扁豆等具有健脾补胃作用的食物。
仲秋润补
仲秋时节,万物干枯,人体常反映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注意预防秋燥。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以及各种水果等。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等。应少吃辛辣和大热的食物,以防助燥生热,加重秋燥。秋天提倡食粥,将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除燥。
晚秋滋补
晚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除选食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核桃肉与生姜同嚼服食。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群,此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都是很好的底补选择。经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了。奶制品、豆类以及新鲜蔬果均宜多吃。其中,药食兼优的板栗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固肾养精等功效。作者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