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举办发呆大赛 发呆是最好的脑休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末,山西太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发呆大赛”。在北美新天地外广场,五百多位民众齐聚一堂,他们怀抱卡通玩偶,地上,展现呆萌的一面。这场特殊的比赛不仅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关注,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场有趣的比赛中,参赛者们被要求保持静止不动,不能发出笑声,甚至在听到手机铃声响起时也不能接听。面对主办人员的各种干扰,他们依然要保持淡定。这样的比赛形式引起了众多围观民众的好奇和欢笑。这不仅是一场比拼忍耐力和定力的比赛,更是一场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的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脑几乎不停运转,接收来自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渠道的海量信息。正如慕尼黑数字生活设计大会的数据所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高达150次。我们的大脑在连续用脑和不断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大脑超负荷”成为了现代人的常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管肖震宇指出,大脑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30~50分钟。长期过度用脑会导致大脑耗氧量增加,进而出现失眠等问题。我们需要适当“发呆”,给大脑放假。这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专家宋崇升解释说,“发呆”是一种很好的调剂,当人处于发呆状态时,脑电波频率降低,意识活动减弱,人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美国的乔卡巴金博士提出的“正念减压”相似。“正念减压”通过冥想、坐禅等方式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正念训练”能有效提升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肖震宇推荐了一种“强制休息”的方法每隔50分钟提醒自己休息一下。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浇花、伸懒腰等,让大脑从工作中暂时解脱出来。“闭目冥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需闭上眼睛,专注呼吸,就能让大脑进入休息状态。
让我们不要忘记,在忙碌的生活中适当地停下来“发呆”,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给大脑一个休息的机会吧!毕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可以发呆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