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中风醒来后他只会说英语了
在人生的舞台上,杨老师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一场生命的奇迹。作为一名退休的中学英语老师,杨老师在其漫长的教育生涯中点燃了一支又一支烟,成为了一个有着40年烟龄的老烟民。命运似乎在他的人生剧本上写下了一个转折。
就在半个月前的一个清晨,杨老师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右侧肢体不再灵活,他试图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的嘴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封锁了。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家人立刻将他送往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他患上了脑卒中,左侧大脑额部受损,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他陷入了无法用母语表达自己情感的困境。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他的家人和医生都没有放弃希望。
杨老师被迅速送入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医生立即为他进行了抗栓、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脑保护等治疗。在医生查房时的一次偶然发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医生发现他竟然能够用英语数数,甚至能够用英语回答医生的问题。他的家人对此充满疑惑:“他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会说汉语只会说英语呢?”
医生对此进行了解释。人类的言语表达中枢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的额叶,一旦该部位出现梗死病灶,就会出现表达性失语。幸运的是,杨老师的言语理解中枢颞叶并未受到损害。对于掌握两种语言的病人来说,他们的言语中枢更为发达。当言语中枢的病变部位较为局限时,母语可能会出现障碍,而第二种语言的功能可能会被保留。
在住院期间,医生用简单的英语与杨老师进行沟通,并时刻观察他的病情发展。科室里英语较好的护士负责他的日常护理,帮助他表达自己的需求。经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言语康复训练,杨老师终于打破了沉默,重新找回了用中文表达自我的能力。
研究表明,精通的语言越多,语言中枢就会越发达。对于那些接触过两门语言的人来说,一旦丧失了母语功能,可能会保留另一种语言功能。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大脑损害的面积过大,两种语言都可能丧失。会多种语言的人在经过治疗后,恢复速度会比只会一门语言的人更快,预后也更好。
杨老师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挑战、勇气和恢复的故事。他的经历提醒我们,生命总是充满了未知和奇迹。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