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的含义是什么 防汛是什么意思
防汛知识与实用内容分享
众所周知,汛期一般以季节来命名,如春汛、伏汛、秋汛等。对于防汛这一关键词,大家可能有所耳闻,但具体什么是防汛,其含义和基本知识可能了解不多。今天,我们将深入防汛的相关知识,分享一些实用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汛期。
防汛,是指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防汛工作主要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以及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在汛期,还需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防汛值班,及时了解气象水文状况,预报水情,必要时下达警报。防洪工程及防汛工作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加固抢险工程。
在中国,西汉时期已设治河机构管理治河和防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均设有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防汛工作。其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
接下来,我们分享一些防汛的基本知识:
1. 窨井:即马路中间下水道检查井,也被称为天窗。
2. 吴淞零点:系根据吴淞站实测资料确定的测量标志,其水位比全国统一基准面黄海平均海现低1.63米。
3. 压顶:在重力式驳岸顶或浆砌块石防汛墙顶上现浇的条形(钢筋)砼,其作用是增强结构整体性。
4. 防汛墙:也称防洪墙,是阻挡洪水漫溢的墙式建筑物。
5. 堤:沿江、河、湖、海的边岸修筑的拦水设施,其作用在于防止洪水泛滥。
6. 护坡:在河道岸坡上用块石或砼铺砌以保护河岸的建筑物。
7. 地面径流:指降水后汇入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
8. 流域平均雨量: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
9. 降雨强度: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我国气象部门一般根据降雨强度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10. 暴雨:一般指势急量大的降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按照强度,暴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11. 洪水预报:是指上游出现雨情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水情变化,以指导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
了解了这些防汛的基本知识后,希望大家在汛期能够更加注意,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更多关于防汛的知识和技巧,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