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为什么选意大利,意大利和德国战争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意大利选择了与德国站在一起。这并非是因为意大利攀附德国,而是基于两国在欧洲军力对比中的现实考量。尽管被阿尔卑斯山所隔,德国和意大利在地缘政治上的目标却存在着奇妙的互补性。德国的目光聚焦于西欧、东欧乃至北欧的扩张,而意大利则梦想主宰地中海的霸权。正因为双方在地域利益上并无直接冲突,德意联盟在双方统一之前就已悄然成型。

这一联盟的纽带,普鲁士和撒丁岛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联合德国和意大利,共同对抗法国和奥地利。当时,奥地利在德国境内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甚至占领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普鲁士若想统一德国,就必须将奥地利排除在外;撒丁岛若想统一意大利,则必须驱逐占领威尼斯的奥地利军队。在普奥战争爆发后,撒丁王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普鲁士一边,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奥地利的解决,法国成为德国和意大利扩张的主要障碍。只要法国不倒,受其影响的西德各州就会对普鲁士的投资持保留态度。驻扎在教皇国的法国士兵也成为撒丁军队进军罗马的绊脚石。普鲁士和撒丁王国再次联手,共同对抗法国。当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丹战役中被俘,第一个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宣告成立,撒丁王国也演变为意大利王国。

从工业实力来看,英法德意是欧洲四大强国。在地缘政治中,英法的联盟是利益结合的结果,而非谁依附谁的问题。而地处亚平宁山脉的意大利,具有典型的南欧思维,其在地中海地区的作战是出于自然的地缘利益考量。与此德国作为北欧思维的代表,其主攻方向在高纬度地区,对地中海以北的欧洲部分并无太大兴趣。德意之间在地缘基础上并无利益冲突,这是他们走向联盟的重要基础。而共同的敌人英国,让德意选择并肩作战。

在二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感受到了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压力。海军强大的英国人在北海和地中海都保持着强大的武装力量。当时,意大利舰队已成为一支对英国地中海舰队构成威胁的海上力量。而在陆地上,尽管法国对意大利的地理威胁因阿尔卑斯山的阻隔而减小,但意大利在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法国南部的尝试中却遭到了法军的强烈抵抗。这足以说明,这个传统的南欧国家并不适合插手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事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二战后德国和意大利的势力范围都有所缩小。德国面积35.76万平方公里,人口8315万;意大利面积30.13万平方公里,人口6024万。尽管如此,两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