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症状解读与评估
典型病例呈现:
当患者经历痛经,其疼痛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位置多集中在下腹、腰骶或盆腔中部,并持续整个经期。除此之外,月经异常也成为一个显著标志,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更有患者遭遇慢性盆腔痛、排便痛等困扰,甚至面临不孕的挑战,约有40%-50%的患者会合并不孕症状^[2][6][7]^。
洞察:这些症状并非独立存在,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妇科疾病的身影,值得深入。
体格检查介绍:
在妇科检查环节,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医生能够探测到子宫后倾固定,宫骶韧带或子宫直肠陷凹处出现触痛结节。附件区检查时,可触及卵巢部位的囊性包块,活动度差且压痛明显。对于深部浸润型的病变,阴道后穹隆或直肠阴道隔等部位也能触及结节^[2][3][4]^。
影像学检查:透视真相:
超声检查成为首选方法,能够识别卵巢巧克力囊肿附件区囊性肿物,内见细密光点回声。对于微小病灶或深部浸润型病变,超声的敏感性较低^[6]^。磁共振(MRI)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深部浸润型病变,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联^[4][5][8]^。
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的新线索:
血清CA125检测在此也起到关键作用。多数患者血清CA125轻度升高,重症患者则更为明显^[3][4][6]^。这一指标与其他疾病(如卵巢癌、盆腔炎)的鉴别特异性较低,使用时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4][6]^。
诊断流程建议及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建议初步结合症状与妇科检查进行筛查^[2][7]^。影像学确认以经阴道超声为首选,必要时辅以MRI^[3][5][6]^。实验室辅助检测CA125以辅助评估^[3][6]^。对于高度疑似病例,最终确诊需通过腹腔镜探查,这是诊断的金标准^[4][6][8]^。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若症状不典型(如周期性腹痛),还需结合年龄特点进行排查^[1]^。
每一步的诊断都至关重要,确保全面、准确地识别病症,为治疗提供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