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明胶“食用”内幕:小企业们的安全隐患
乳业再起风波:工业明胶混入酸奶与果冻,乳业行业遭受严峻挑战
随着央视主持人的微博曝光,一场关于乳业行业的风暴再次席卷而来。据报道,一些不法厂商将工业明胶混入了酸奶和果冻中,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这一事件让已经脆弱的乳业行业再次面临危机。
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工业明胶是由废旧皮革生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微生物,而食用明胶则是从新鲜动物皮质中提取,二者生产工艺相似,但价格相差甚远。据了解,工业明胶的价格仅为食用明胶的一半甚至更少。
乳业企业和果冻制造商纷纷站出来表态,他们均表示使用的是正规的食用明胶,绝不会涉及工业明胶。一些大型乳品企业更是强调,他们的生产流程全封闭管理,严格监控,以确保产品质量。
传闻并未因此消散。国内果冻、糖果等食品企业使用明胶的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老酸奶和酸奶中的明胶添加量虽小,但却让人心生疑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表示,老酸奶中添加的明胶量非常少,大品牌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
但明胶行业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众多,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仅有20多家。这意味着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劣质明胶,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面对这一事件,乳业行业再次遭受严峻挑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再次受到考验。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厂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企业也需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生产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只有这样,才能重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促进乳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场风暴中,我们也看到了消费者的力量。只有大家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参与监督,才能让不法厂商无处藏身。让我们一起为食品安全努力,让健康的生活成为每个人的保障。乳业行业再次受到挑战,但我们的信念和决心不会动摇,我们将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餐桌安全。在明胶市场中,药用胶囊的年用量约为2.5万吨,食用明胶和食品添加剂明胶的年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万吨。用于照相的彩色相纸和黑白胶片对明胶的需求也达到了约2000吨。整个明胶市场年需求量高达约5.7万吨。
相关行业协会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实力强大的大型明胶和骨胶生产企业。目标是在未来形成几家年产量达5000吨的大型企业,以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尽管国内食用明胶的生产量看似庞大,但问题依旧突出。许多非法的小企业由于工业明胶价格远低于食用明胶,因此选择使用工业明胶替代,从而游离于监管之外。这无疑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针对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卫生部已经明确表示要进行集中整治,试图从源头加强控制。今年2月,卫生部决定拟撤销包括刺梧桐胶、葫芦巴胶和黄蜀葵胶在内的38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就此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卫生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严格监管态度。
随着工业明胶问题的不断暴露,预计卫生部将会对食用明胶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目前工业明胶的检测仍然是一个难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刘清指出,对于工业的非食品添加剂,检测过程中常常面临指向性不明的问题。例如,工业明胶可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检测时只能根据可能的伴生物一一排除,其检测难度非常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加强监管和检测,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