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转基因安全:要像药品一样监管转基因食品

生活常识 2025-04-20 16:2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聚焦转基因:如同药品般精细监管

近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博士强调,转基因技术作为前沿科技,其产业化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性,更要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她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转基因食品应当如同药品一样,接受严格的安全评价和监管。

在12月5日农业部公布的转基因发展路线图中,明确指出了转基因的推进将遵循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有序步骤。

回顾宋敏博士的职业生涯,她在国外深造后,于2004年回国,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知识产权研究已有十年。期间,她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于转基因的风险与争议,宋敏表示理解公众的担忧。她解释说:“就如同拔牙一样,医生会列出许多可能的风险。但风险并不等同于危害。”她进一步强调,任何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如何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合理利用。

对于新京报的采访,宋敏明确表示,她支持在严格的安全评价机制和监管体系下推广转基因食品。她指出,各国的主管机构都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审批,这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每个转基因产品都需要进行个案评估,而不是对整个转基因产品类别进行一般性的安全或风险判断。

宋敏还强调了研发和生产者在转基因食品安全中的责任。她认为,应该加大研发和生产者的责任,让扮演中间监管的角色,既代表生产者的利益,又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她指出,当前国内转基因产业化中出现的监管难题部分源于责任与利益的不对等。

在当前的医药产业中,一个公司推出新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实验,并承担相关费用,最后寻求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估。宋敏认为,转基因食品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模式,进行严谨的安全评价,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这样的监管模式不仅能够推动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机制,当安全事故发生时,主管部门有权要求生产企业向消费者赔偿并承担产品质量责任。针对中国的规避风险机制的运行状况,我有以下看法。

新京报问到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规避风险机制运行如何?宋敏认为,整个制度,包括安全评价体系,应当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是主要的责任主体。据了解,国外研发一个转基因植物品种需要耗费大约1.3亿美元,其中申请安全证书和安全评价的费用占据约3500万美元,相当于整个研发成本的30%。这意味着研发单位和企业需要承担巨大的安全评价论证费用。一旦产品进入市场后出现问题,生产企业将承担责任。这样的机制确保了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不会轻率地将没有把握的技术成果推向市场。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研发单位和生产者承担的责任过低。一些生产企业只看到产业化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却忽视了风险成本。加强生产者和研发单位对风险的认识和承担是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关键的裁判角色,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而不是直接承担风险责任。当承担过多责任时,一些不负责任的生产者可能会逃避其应有的责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生产者对他们的产品负责,并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和放心。这样一来,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将更上一层楼。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与监管应该借鉴国外的模式,确保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应当明确其在其中的角色和职责,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早泄的5大饮食治疗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