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成为防重症重要屏障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始终保持临床救治工作的前沿地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重症患者的挑战,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上海集结了来自全市28家医疗机构的共计132名顶尖专家,组建了市级重症专家组。这支队伍被精细地划分为16个专家小组,按照不同的行政区域与当地的医院专家团队紧密合作,以提升重症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至今,上海市级专家团队的成员已深入基层开展了43次专题培训。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分享实践经验,使得近600名区级专家也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并进行了相应的专题培训。市区两级的专家累计进行了超过1300次的线下及远程会诊,共同指导社区患者就地治疗超过3000例。
张文宏教授,作为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积极分享其丰富的诊疗经验。他提出的“4+X”治疗方案即提供氧疗、抗病物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以及营养补充,如有条件再加入中药治疗,已经有效缓解了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这一方案在徐汇区卫健委组织的培训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上海各区基层医疗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以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他们已确保80名患者及时使用抗病毒小分子药物。通过市级专家的培训和区级专家的巡诊指导,社区医院建立了严格的处方审核机制,确保药物得到合理使用。
为了满足市民的就近就诊需求,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分中心积极扩容增能。目前,全市已有327家设置了氧疗区,提供门诊氧疗吸氧服务;315家提供门诊输液服务;更有201家提供住院服务。这些措施不仅方便了市民,更有助于将潜在的新冠重症患者“早发现、早干预与早分流”。
上海还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紧密合作,编制了简洁易懂的新冠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指南,深受基层医生的欢迎。这项工作的成果展现了上海在抗疫工作中的决心和效率,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正如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执行院长任宁所说:“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在感染5天内使用效果最好。对于重点人群来说,早干预、规范用药是关键。”上海市将更多资源向社区医院倾斜,无疑是给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及时雨”,为广大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报道来自《》2023年1月11日第七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