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意外瘤患者需进行恶性风险及激素水平评
近年来,肾上腺意外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引起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高度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启富教授团队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成果。近日,他们的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期刊《内科学年鉴》在线发表,为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肾上腺,这个人体内分泌器官,负责生产一系列重要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等。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逐年攀升。据统计,过去二十年间,肾上腺意外瘤的发病率增加了近十倍。关于其在成人中的具体患病率、病因和临床特征一直存在诸多疑问。
李启富团队的研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们发现,肾上腺意外瘤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相对较低,约为1.4%。更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超过99%)的肾上腺意外瘤为良性,其中约69.3%是无功能结节。功能性结节的主要原因是皮质醇和醛固酮的自主分泌。
那么,面对诊断出的肾上腺意外瘤,患者应该如何应对呢?李启富教授指出,首要任务是评估其恶性风险和激素分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良性和功能性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即使肿瘤是良性的,也不代表没有激素过度分泌的可能;同样,激素水平的高低也不能直接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
在治疗方面,并非所有肾上腺意外瘤都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关键在于肿瘤的性质。只有那些在影像学上表现出恶性特征或明确分泌激素的肾上腺意外瘤才需要手术干预。对于大多数体检中发现的良性、无功能的肾上腺意外瘤,无需手术,也无需药物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经专科医生评估后认为肾上腺意外瘤为无功能的良性肿瘤且未达到手术标准,那么后期随访是关键。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肾上腺平扫CT,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最大直径增长超过20%,则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初次激素评估为无功能的肾上腺意外瘤,除非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否则不必反复进行激素测定。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治疗方向。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期待医学界能继续攻克更多难题,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