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产生更多实惠
近日,国家医保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针对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开展跨省直接结算的试点工作。这一政策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五种常见的门诊慢特病纳入试点范围,这无疑是广大患者的一大福音。(9月16日《北京日报》)
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如同一缕春风,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对于需要跨省看病的民众来说,这一政策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为医疗费用垫支,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医保福利。以前,由于地域差异,一些医保福利无法兑现,现在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除了上述直接好处之外,还带来了一些间接的实惠。慢特病患者可以享受专门的优惠政策,如更高的药品报销比例、一次可以开更大量的药物等。如果门诊看慢特病不能跨省直接结算,患者就可能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而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实际上让这些优惠政策得以流动起来,让患者真正受益。
这一政策对于“老漂族”来说,更是雪中送炭。老年人患慢特病的可能性更大,当他们退休后跨省回到家乡休养,或在省外帮助照顾孙辈时,看门诊报销难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而门诊慢特病若能跨省直接结算,将大大缓解这一问题,让老人在外地看病无后顾之忧,甚至增加他们在外地的归宿感,提升老人和子女的和谐程度。
门诊跨省直接结算的实惠还可以进一步延伸。随着“三孩”时代的到来,儿童跨省看门诊的机会增多,随迁老人也会逐渐增多。已有的跨省看病实惠,可以转化为降低生育和养育成本的实惠,提升民众的生育意愿。当前医保报销比例越来越高,门诊看病费用也面临重大改革。如果门诊跨省直接结算仍然存在梗阻,那么兑现新增医保福利也容易出现梗阻。门诊跨省直接结算还具有助推其他医疗改革的作用。
跨省看病一直是患者面临的难题。而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点多面广,远没有跨省住院直接结算成熟。这一政策是医疗保障方面的一块短板。但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仅可以打通的痛点,还将间接产生其他一些积极影响,甚至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方面也一通百通,造福于广大民众。我们期待这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为民众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