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到2025年实现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人民网北京报道,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文件的出台,是为了提高县域尤其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
这份《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固定设施、流动服务”的方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重心下沉,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让农村居民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在此背景下,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建立稳定的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机制。这意味着乡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将得到进一步壮大,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农村居民将能够更方便地解决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头疼脑热等一般疾病可以在乡镇、村里解决。
当前,县域人口流动趋势和乡村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尽管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居民需求相比仍显不足。乡村医疗卫生岗位的吸引力仍然偏低,人员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反弹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地开展村级巡诊服务。对于不适宜配置固定村医的行政村及尚未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移民搬迁安置点,由乡镇卫生院组织人员开展巡诊服务。
《指导意见》强调要做好面向乡村两级的派驻服务工作。对于服务人口多、服务需求较大、短期内招不到合格村医且邻(联)村服务难以覆盖的地区,乡镇卫生院应选派合格的医务人员开展村级派驻。
为了确保巡回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指导意见》要求参与巡回医疗的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期间的收入水平不降低。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和疾控主管部门应为开展派驻和巡诊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包括配置药品、设备以及巡诊车等。应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巡诊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互联网+”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相信县域尤其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