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回避比你强的人呢
生活中的一些人,每当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时,往往会选择回避,或许是避免与领导的接触,或是躲闪比自己优秀的同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若无法妥善应对,将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这种面对强者时的情感体验,常被心理学家称为焦虑。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自出生便面临种种挑战和弱势,自卑情绪因此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为了缓解这种不安与焦虑,人们会不自觉地采取各种策略。这些策略贯穿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对母亲的依恋,到幼儿期对外界的好奇与回避,再到学龄期追求外界认可的勤奋努力。其中,青春期自我认同的完成尤为关键,它决定了一个人在成年后是否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成败,自如地处理人际关系。
青春期后,大多数人会展现出更加活跃、多变、叛逆的一面,并尝试挑战极限。这些都是个体在自我、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正常行为。若一个人能成功完成自我认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接受自我,那么在面对强者时便能调整心态,克服焦虑。反之,未能实现自我认同的人则常常处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状态,面对强者时会加重自卑和焦虑感。
对于那些未能实现自我认同的人,他们常常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感受,回避现实问题,并寻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心安。虽然这样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个人发展的滞后,甚至引发心身疾病。
要克服这种情况,主观上的努力是关键。我们可以从思维和行为两方面入手。思维上,要承认并理解自己的感受,明白面对强者时的不愉快体验是正常的。要认识到只有通过积极应对才能超越这种感受,回避或否认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要积极认识自我,重新审视生活目标,寻找人生定位。
在行动上,我们要勇于面对强者,展示自我,并接受自己的不足。要在工作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学会发掘和利用资源,寻求并接受他人的帮助。当我们能够敞开心扉,接受帮助时,便真正超越了自卑,欣然接纳了自我。
建立强大的内心,培养自信,不仅有助于我们坦然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更能在事业中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此,我们便能坦然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人,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