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电涌保护器实物图(电涌保护器参数对照表)
ip防护等级的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详解
电涌保护器,也称作SPD,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并联浪涌电流。其工作原理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
一、关于电涌保护器的关键参数:
1. 更大持续运行电压:这是指在不降低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施加到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的更大平均根电压或DC电压。
2. Uc标称放电电流:这是指流经浪涌保护器的8/20s放电电流的峰值。
3. 标称放电电流(In):这是由电流幅度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定义的脉冲电流参数,是通用电涌保护器的一级工作负载测试参数。
4. 冲击电流电压保护水平:此参数表征浪涌保护器限制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其值应从优先值列表中选择,且应大于测得的极限电压的更大值。
5. Iimp与更大放电电流(Imax):进行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需要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s冲击电压和更大冲击电流Iimp或Imax下进行试验。
6. 电压保护水平(Up):电气系统中采用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应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验,级试验也可以用此参数来表示。
二、如何选择电涌保护器:
1. 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和防护设备的类型,确定SPD的安装位置和类型。这通常涉及到SPD的一级、二级、三级安装。
2. 根据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确定安装方式。不同的接地形式可能需要不同的SPD安装策略。
3. 确定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的横截面。这一选择应基于系统的电流需求和导体的能力。
4. 根据系统的需求确定更大连续运行电压Uc。
三、电涌保护器的类别与试验:
1. b级电涌保护器指的是在一级试验中需要进行组合波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组合波定义为由2组合波发生器产生的1.2/50s开路电压Uoc和8/20s短路电流Isc。
2. c类电涌保护器是在ii类试验中的特定级别电涌保护器,通常为40ka。
3. d级电涌保护器是二级试验中特定级别的电涌保护器,通常为20ka。还有T3外加方框等相关试验标准和参数。
选择适当的电涌保护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的需求、防雷等级、防护设备的类型等。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安装。为了确保电涌保护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验证。在建筑物电气系统中,电压保护和浪涌电流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电源线路进入建筑物时,这些保护措施的设立显得尤为重要。将详细阐述如何确定电压保护等级和浪涌电流值,并在不同情况下设置适当的电涌保护器(SPD)。
当交流供电线路00-1010进入建筑物时,应在一级保护区域如LPZ0A或LPZ0B交接处的总配电箱(LPZ1区)设置经过一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在后续的配电线路配电箱、电子设备室配电箱等区域,可以设立二级或三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作为后级保护。针对使用DC电源的信息设备,需根据其工作电压要求配置合适的DC电源线电涌保护器。
对于防雷建筑,SPD的设置要求因建筑类型不同而异。在电缆和架空线的连接处,必须安装经过Ⅰ级测试的电涌保护器。特别是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转接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的情况下,还需确保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5m,并在连接处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应与其他金属部分如电缆金属外皮、钢管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所选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2.5kV,冲击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10kA。
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同样应装设经过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对于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以及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需要根据电源线路是否有屏蔽层等情况进行计算。接在中性线和PE线间的电涌保护器冲击电流值,在三相系统中不应小于计算值的4倍,单相系统则不应小于2倍。
对于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当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在绝缘段处跨接符合要求的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或隔离放电间隙。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建筑处也需进行类似的设置。
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经过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同样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在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SPD的设置与选择是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的关键部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
为确保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必须高度重视电压保护和浪涌电流的防控。通过正确设置和选择电涌保护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减少因雷击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损失。还需注意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SPD的设置与选择符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提供坚实的保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在建筑物内部的配电系统中,对于SPD(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接线要求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低压侧的配电屏母线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配电变压器和防雷建筑,SPD的选型及其保护模式的参数设定显得尤为重要。
当Yyn0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外墙处时,为确保安全,必须在变压器高压侧安装避雷器。而在低压侧配电屏的母线上,SPD的选择需要根据线路是否引出本建筑物而定。若线路引向其他配电装置,具有独立接地装置,那么应在母线上安装Ⅰ级试验的SPD,其冲击电流值应至少为12.5kA。若无线路引出,则应安装Ⅱ级试验的SPD,其标称放电电流值应至少为5kA。这些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应控制在2.5kV以内。
对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电涌保护器的选型及参数设定略有不同。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安装的SPD,无论是Ⅰ级试验还是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冲击电流值,都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当电源线路无屏蔽层时,应按照规范式4.2.4-6计算;若有屏蔽层,则按照规范式4.2.4-7计算,其中的雷电流应取100kA。
除了上述基本规则,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也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在配电箱内开关的电源侧,应安装Ⅱ级试验的SPD,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值则应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需求来确定。
关于SPD保护器的选型,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其响应时间、最大承受电流、电压保护水平、使用寿命等关键指标。每个保护器的性能特性可能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保护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SPD。
至于SPD电涌保护器的接线要求,首先要确保其接触良好,避免因为接触不良而导致电阻增大,引发电涌。接线应遵循制造商的推荐方式,确保电流在保护器中的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接线处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日后的维护和更换。所有的接线和安装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
SPD保护器的选型和电涌保护器的接线要求都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