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食物致癌谣言 3类真致癌食物
介绍食物致癌谣言:真相与科学解读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关于食物致癌的传言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些传言是否真实可靠?今天,我们将一起这些谣言背后的真相,并解读科学对于食物致癌的观点。
近期,《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指出许多关于食物致癌的说法多半经不起推敲。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强调,大众广为流传的热狗、甜甜圈、汽水饮料等“致癌食物”在统计学上并无实际意义,过于夸张的表述只会增加大家的焦虑。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对于食物致癌的传言深有感触。他提到,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食物分为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三种。对于新鲜、单纯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人类长期食用并未显示致癌的可能性。
那么,关于致癌食物的传言究竟从何而来呢?马力平表示,目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将毒性和致癌性混淆。某些食物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腐败变质,产生部分毒性,如发芽的土豆和霉变的甘蔗。这些毒素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对人体产生作用,偶尔误食不必过分担心。
二、没有认识到剂量决定毒性。有些食物在特定情况下确实会产生毒素,加工类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剂也存在致癌争议。例如,可乐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确实是一种致癌物,但在可乐中的含量极小,只有大量饮用才可能引发致癌风险。
三、存在科学性错误。例如,“微波炉食物会致癌”和“喝豆浆导致乳癌”等传言。实际上,微波炉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不会使食物产生化学变化或致癌物质。而关于豆浆中含雌激素引发乳腺癌的传言更是风靡一时,但事实上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且研究证实,乳癌患者也可以放心喝豆浆。
四、完全空穴来风。还有一些传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韭菜和牛奶、牛肉相克,不能一起吃”。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关于食物相克的书籍。马力平表示,虽然某些食物搭配可能影响营养吸收,但不太可能致癌。
关于食物致癌的传言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传言。在关注健康的也要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全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食物与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