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新规重疾2021
一、疾病分级体系与赔付标准调整概述
(一)轻度疾病的明确定义与赔付比例标准化
本次改革首次引入了轻度疾病的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这三大核心疾病分为重度和轻度两个级别。其中,轻度疾病的赔付比例被明确限定为总保额的30%。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市场上的竞争行为,而且使赔付标准更加明确和透明。这也意味着一些原先赔付比例较高的产品可能需要降低赔付金额,例如原先赔付50%的产品可能需要降至30%。
(二)甲状腺癌赔付的分级化管理
新的规定将甲状腺癌的赔付也进行了分级化管理。特别是TNM分期I期或以下的甲状腺癌,被从重疾列表中移至轻症列表,最高赔付比例设定为30%。只有TNM分期I期以上的严重甲状腺癌才能按照重疾的标准获得全额赔付。这一变化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疾病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分类管理。
二、保障范围与病种的进一步扩展
(一)新增重大疾病种类
为了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新的规定在原有的25种重疾基础上,新增了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这些新增的疾病都是根据现代医疗技术和临床医学实践,结合疾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的。
(二)手术定义的更新与现代化
新的规定还对一些手术的定义进行了更新,以适应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术,不再强制要求传统的开胸手术方式。即使是通过微创手术方式进行的手术(如“切开心包”),也可以按照重疾标准进行赔付。这一变化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保险公司的经营规范与要求
(一)强化资质要求
为了保障大病保险业务的稳健运行,对开展该业务的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例如,保险公司需要满足注册资本、偿付能力、健康险经营年限等条件。对于一些专业健康险公司,虽然可能不适用某些具体的注册资本要求,但它们仍需满足其他相关的资质标准。
(二)服务与风控要求的提升
除了资质要求外,新的规定还强调了保险公司的服务与风控能力。要求保险公司设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并配备专业的医学团队。还需要与大病保险行业平台对接数据,以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风控的有效性。
新规实施的影响
(一)消费者端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轻度疾病的赔付比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部分疾病定义的调整更加贴合现代医疗实践,整体保障范围更加精细化和全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合适的产品。
(二)行业端的影响
对于行业而言,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可以限制恶性竞争,推动产品设计更加回归风险保障的本质。这一变革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