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患者福音 我国医学研究成果再登国际期刊
口腔癌,这一疾病在我国男性中的威胁尤为显著,其发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均高居全癌症的第四名。对于口腔癌患者来说,接受化放疗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常常使患者体力流失,无法完成整体疗程。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医学研究成果为口腔癌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一研究被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癌症研究与临床肿瘤学杂志》所刊登。
据癌症登记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新增口腔癌患者7,805人,死亡人数达到2,936人。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先化疗再放疗或是先放疗再化疗的方式,“化放疗同步进行”的方法更能提高治愈率。这种方法的治疗毒性和副作用也相对较大,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影响生活品质,甚至影响到后续的疗程。
在口腔癌中,鳞状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患者占9成,男性患者更是超过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疗疗程直接关系到治疗的存活率。林口长庚医院肿瘤团队的研究发现,对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期间,搭配“癌因性疲惫症”治疗药物,能够降低严重的癌症治疗毒性。包括降低贫血、呕吐、肝功能异常等的发生率,同时控制生活品质的恶化,减少头颈部疼痛、食欲不振和进食困扰等症状。
根据台湾癌症安宁缓和医学会的统计,92%的癌症患者患有“癌因性疲惫症”,其中四分之一的患者已达到中重度程度。台湾癌症安宁缓和医学会和台湾肿瘤护理学会合编的“癌因性疲惫症治疗指引”指出,当中重度癌疲惫症状出现时,适当的药物介入是必要的。这些药物包括类固醇、精神刺激药物、参类以及拥有处方药药症的黄耆多糖注射剂。
这项研究成果为口腔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展示了我国在癌症研究领域的实力。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正在经历口腔癌的治疗过程,请密切关注的医学研究成果,与医生共同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也请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共同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