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夏季需冷藏
在炎热的夏季,妥善保存药品显得尤为重要。若药物未能得到适当的保管,其药效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有些药品需要冰箱的保护,而另一些则不适宜放在冰箱中。
哪些药品需要冰箱的呵护呢?首先是针剂,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这种珍贵的药液需要避免受热、受日光照射,最好在冰箱中冷藏,以保持其效能。当患者外出时,胰岛素可在25℃的室温下保存约6周。
搽剂中通常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酒精,因此使用后应拧紧瓶盖,放入冰箱以延长保存期限。外用药品,如滴眼液、滴鼻液等,在夏季高温时也应放入冰箱,以确保药品的新鲜度和有效性。
混悬剂是另一种需要特别注意的药品形式。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可以在室温下保存标示的有效期。但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会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应将这类药品放入冰箱冷藏。
在炎热的夏季,栓剂可能会出现软化现象。为了确保使用的便利性和药效,可以将栓剂放入冰箱冷藏,待其硬化后再使用。
并非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片剂和胶囊在开启包装后,应避免随意丢弃干燥剂,应将其放回原包装瓶内,尤其是糖衣片更应如此。散装药片或胶囊应使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盛放,并加入干燥剂。不同药品必须分开存放。
散剂是儿童常用的药品形式。由于散剂中的某些添加剂在潮湿环境下可能促使变质反应,因此散剂开封后最多只能存放3~5天。在潮湿的天气里,更要特别注意防潮。
液体制剂如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等,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不符。这些糖浆制剂只需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同样的,乳膏剂也不宜放在冰箱冷藏保存,过高的保存温度可能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和药效。乳膏剂可在室温中存放。(钱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