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别忽视小血管堵塞
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损失,每年夺走数百万条生命。随着心脏支架手术在我国的普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尽管心脏支架手术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众多生命,但手术后仍然存在的胸痛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指出,心脏支架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冠脉狭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
冠心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其背后的原因多元且复杂,包括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王清海教授指出,年轻化的趋势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息息相关。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狭窄的缓解,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很多患者误以为手术后血管便被彻底撑开,不会再堵塞。但实际上,手术后仍感胸痛的患者并不在少数。王清海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引起心肌缺血,从而产生疼痛。尽管支架手术可以撑开血管,但并不能解决动脉硬化、内皮损伤等根本问题。
王清海强调,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症状,细小的血管也容易出现堵塞,而且越是小血管,越容易堵塞。即使大动脉通过支架手术得以疏通,如果小血管和微循环不畅,心肌仍然可能处于缺血状态,这也是患者仍感胸痛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清海提出,除了手术外,后续的药物治疗也至关重要。中医理论认为,心脉淤阻是引起冠心病患者胸痛的常见原因,疏通经脉、改善微循环、扩张小血管和微血管,是改善心肌供血的关键。
预防冠心病的策略同样重要。王清海建议,少吃动物内脏、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坚持运动锻炼、保持心情愉快等是预防冠心病的三大“法宝”。他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出平时可以通过补气、行气、活血、化痰等方法来疏通经脉,改善疼痛。
虽然心脏支架手术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只有通过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在生活的漫长旅程中,有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情绪的泥沼,整日心情压抑,郁闷不乐。这种状态,如同阴霾的天空,长久持续,不仅让我们的心灵承受重负,更可能引发身体的隐患。中医理论中,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仿佛河流中的泥沙淤积,血流不再畅通无阻。
当这种情绪困扰无法及时排解,逐渐深化,便可能造成血脉淤滞不通,引发疼痛。这就像是一条被堵塞的河流,水流无法流通,时间一长,问题就会愈发严重。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不能忽视情绪的调控和疏通。
如何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学会胸怀宽广,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不为一时的得失而过度纠结。保持心情的舒畅,让内心充满阳光,这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因为心境的平和、情绪的舒畅,有助于气血的顺畅运行,减少肝气郁结的可能性。
当我们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内心充满正能量,身体自然也会感受到这种变化。就像春天的阳光融化冰雪,身体的淤滞也会逐渐消散,血流会变得更加畅通。这样的状态,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更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愉快。
让我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舒畅。不仅是为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更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丰富。记住,心情的舒畅,是身体健康的基石,也是我们生活幸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