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涉及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多种病理变化。本指南将系统介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进展,帮助医疗从业者和患者全面了解这一领域。
心血管疾病概述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的核心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并运走代谢废物。心血管疾病就是涉及心脏及其相连血管的各种异常状况。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不能满足机体需求
心律失常: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
心肌病: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
心脏瓣膜病:瓣膜功能障碍
高血压: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
肺血管疾病:肺动脉及其分支病变
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评估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晕厥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非特异性表现。接诊时需要全面评估:
病史采集:重点了解症状特点、持续时间、诱发缓解因素
体格检查:关注心脏听诊、颈静脉压评估、水肿情况
容量状态评估:监测体重变化、肺部音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疑似诊断选择相应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全套(总胆固醇、LDL-C、HDL-C、甘油三酯)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
心力衰竭:BNP/NT-proBNP水平
常规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1. 心电图:基础检查,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动态心电图提高一过性异常的检出率
2.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室壁运动和射血分数(EF值,正常50%-75%)
3. 心脏CT/MRI:观察心脏结构、心肌心包和大血管改变
4. X线胸片:评估心脏大小、肺淤血情况
功能学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评估运动耐量和诱发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CTA:无创评估冠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有创检查的金标准
电生理检查:复杂心律失常的评估
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
心血管疾病治疗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病因治疗:针对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控制
2. 危险因素管理:、控制体重、调节血脂血糖
3. 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压力管理
4. 药物疗法:根据指南规范用药
5. 血运重建:对严重血管病变考虑介入或手术
急性期处理
急性心血管需紧急处理:
急性心衰:半卧位、吸氧、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镇静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镇痛、再灌注治疗
高血压急症:静脉降压药物控制性降压
恶性心律失常: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要点:
典型心绞痛症状: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
心电图ST-T改变,心肌酶升高(心肌梗死时)
冠脉CTA或造影显示血管狭窄≥50%
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LDL-C目标值依风险分层而定)
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和心肌氧耗
ACEI/ARB:改善预后
2. 血运重建: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
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多支血管病变
时间窗:STEMI患者应争取在90分钟内完成PCI
心力衰竭
分型与诊断:
射血分数降低型(HFrEF):EF504049[2][5][142[5][202[5][14][152413080[6][1<40%
射血分数保留型(HFpEF):EF≥%
中间型(HFmrEF):EF%-%
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BNP和心脏超声]
治疗进展:
1. 标准药物治疗:
"金三角":ACEI/ARB/ARNI、β阻滞剂、MRA
"新四联":上述基础上加SGLT抑制剂
利尿剂:缓解水钠潴留症状14]
2. 创新治疗:
芪苈强心胶囊:获5年PCI指南推荐(IIa类推荐,B-R证据)
托伐普坦:用于顽固性水肿,增加尿量而不影响电解质]
高血压
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140/90mmHg
家庭血压≥135/85mmHg
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mmHg11]
分层管理:
. 生活方式干预:限盐(每日5[6][11][80
2. 药物治疗:
首选: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
联合用药:多数患者需要≥2种药物
特殊人群:糖尿病、肾病等需个体化方案12]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
风险指标监测
心脏健康关键指标及目标值:
1. 静息心率:60-次/分(指南理想范围)
2. 血压:
3. 血脂:
LDL-C:普通人群<3.4mmol/L,高危<2.6,极高危18<.
甘油三酯<1.7mmol/L
4. 血糖:空腹<6.1mmol/L,餐后785[7][10][111[13[10][123[12][17<.mmol/L
. 心脏结构:EF值50%-75%]
长期管理策略
. 规范用药:
坚持服用他汀、抗血小板等药物
避免漏服,漏服他汀不需加倍补服
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2. 定期监测:
血压:每周家庭监测
血脂血糖:每3-6个月检查
心脏超声:每年一次(高风险人群)]
. 康复计划:
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
心脏康复课程
心理支持与压力管理]
指南更新与展望
2025年心血管领域重要指南更新包括: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
新增中医药推荐:通心络(抗心肌缺血、无复流),芪苈强心(心衰)
强调PCI术后微循环保护
2.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
优化危险分层和抗凝策略
更新溶栓和介入治疗适应证
3. 《中国心肌病综合管理指南2025》:
推动心肌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完善遗传学评估和家族筛查
未来心血管诊疗将更加注重:
早期风险评估和一级预防
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 个体化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