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心脏病学(介入心脏病学走过三个发展阶段)

心脏病 2025-10-31 12:15心脏病www.xinxueguanw.cn

1. 球囊扩张阶段(第一阶段)

  • 20世纪70-80年代,最初仅通过球囊导管进行冠状动脉扩张(PTCA手术),未使用支架植入技术。该技术再狭窄率较高,术后血管弹性回缩问题显著。
  • 2. 金属支架阶段(第二阶段)

  • 为解决球囊扩张的局限性,裸金属支架(如不锈钢支架)开始应用,但仍有较高再狭窄风险。后续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DES),通过药物缓释降低再狭窄率。
  • 3. 无植入/可吸收阶段(第三阶段)

  • 当前阶段以“介入无植入”为理念,采用药物球囊扩张或生物可吸收支架(BVS),避免永久性金属异物残留,缩短双抗药物治疗时间。例如药物球囊通过局部给药抑制内膜增生,可吸收支架在完成血管修复后逐渐降解。
  • 介入医学作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学科,其发展得益于微创技术(如Seldinger穿刺法)和器械革新(如冠脉导管设计)。心血管介入策略涵盖“疏、堵、修”三类,针对不同血管病变类型。

    上一篇:心脏早搏是否能吃竹节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