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病因诊断
中医认为是由外感风热或风湿引起。前者多发于冬春,后者常见于夏秋。风热感人,先袭肺卫,作用于人体之后易伤肺之气阴。由于肺气贯心脉,而百脉又朝于肺,所以在肺之气阴不足的情况下,势必导致心的虚损,形成心肺两虚的病症。风湿内侵,病从脾始,医伤脾之气。由于心主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阳不足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心阴的不足,出现心脾同病的现象。正虚是因邪祛正伤,或引起机体阴羊的偏胜偏衰,而由此产生的痰湿阻络,血淤,郁热内炽,使心气劳损,久虚不复,而导致变。
现代医学对心肌炎目前尚有效的方法。一般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如并发性必须及时控制,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用适当的洋地黄制剂。还可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素C等一类药物,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
心肌炎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综合临床资料,故必须认真观察排除其他。听诊检查可见心间区第一心音明显低,或安静时有。心电图异常可见偶发性早搏以外的异位节律,或明显的ST-T改变和低电压。病程早期可有血清CPK、GOT、LDH增高,病程中多有抗心肌抗体增高。
常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重者症状明显,轻者可无症状,往往在临床上不易认识。心肌炎是感染性疾病,有细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心肌炎以柯萨奇B组及埃可病毒所致者最为多见。心肌炎症状可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或恢复期。典型病例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伴有发热、咽疼痛、腹泻、皮疹等症状,继之出现心脏症状。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者可无症状,极重者则爆发心原性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和猝死。其中约1/4病例表现恶心、呕吐、胸痛为主要症状而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严重心肌炎,因心肌缺血而引起疼痛,但由于内脏感觉不敏锐及小儿表达能力差说成是腹痛,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以致延误及时做出真确诊断并积极采取措施。
心肌炎指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心肌炎属中医的心悸、脉结代等范畴。
心肌炎
- 突发心脏病几分钟会死亡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致人死亡
- 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自查
- 心脏不好的十大表现 女性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 心脏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如果心脏有问题会有哪些症状
- 保护心脏的食物第一名 保护心脏的最好食物有哪些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什么歌
- 3d打印心脏:3d打印心脏移植的成功案例
-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 心脏病的前兆:心脏病的前兆有什么特征
- 心脏搭桥术:心脏搭桥术后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 心脏出问题的早期症状 心脏出问题有哪些症状
- 心脏病急救:心脏病急救的十大措施
- 心脏病吃什么好 窦性心脏病吃什么好
- 心脏病吃什么药 心脏病吃什么药最好效果最快
- 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