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知青 巍巍昆仑

心脑血管 2025-05-29 12:37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在新时代的曙光中,一位名叫姜万富的乡村医生的故事悄然传开。这位六旬医者,面对退休前的荣誉与关注,却谦虚地表示,他只是众多曾经奔赴新疆支边青年中的一员。他的身影,映衬着昆仑山区的风云变幻,而他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超越时间的局限,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一座高山。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姜万富即将告别他奉献了四十多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回到故乡上海。这个曾经汇聚了上百名上海知青的牧场,如今只剩下少数几人还在坚守。昆仑山区的叶城二牧场,见证了无数支边青年的青春岁月和姜万富的医者仁心。

姜万富的日记里写道:“七月昆仑多奇象,风雪雾寒确无常。”这座充满挑战与考验的大山,曾是无数热血青年的梦想之地。在这里,姜万富用他的医术和坚韧,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身为老一辈兵团人的一员,姜万富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叶城二牧场,这个平均海拔超过三千米的高原牧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姜万富展现了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有一次,为了及时救治一名发高烧的女职工,他冒险登上陡峭的悬崖,面对洪水奔流的险境,他毫不退缩。另一次,他在为病人诊断后下山时,遭遇雪滑,命悬一线,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勇气,成功脱险。

支边四十多年,姜万富的心被两种感情撕扯着一头是故乡上海、亲人,另一头是昆仑山、病人。尽管昆仑山的烈风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黝黑和皱纹,但他的心始终保持着上海人的精致和情感。他注重穿着,喜欢把衬衫熨平、皮鞋擦亮。在家时,他常常下厨为妻子做饭,炒菜时还会放上一点糖,以慰藉对家乡的思念。

当上世纪80年代刮起“知青回城风”时,姜万富却选择留下。他说:“说不想回上海是假话,但决定留下是经过冷静思考的。”他深知,回到上海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安稳和幸福。他拖家带口,没有工作着落,再增加姐姐、姐夫的困难,怎么对得起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

姜万富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奉献、坚守和责任的动人叙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他的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昆仑山区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梦想和使命而奋斗。

上一篇:女人释放快乐荷尔蒙可预防早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