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治慢性盆腔炎效果好
随着时代变迁和性观念的开放,盆腔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一现象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耐药菌株出现。这些患者往往病程绵长,反复发作,多年不愈,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造成终身困扰。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中药治疗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是中药热敷和中药灌肠等方法,更是被众多患者接受。尽管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反映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慢性盆腔炎患者需清楚认识到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清热消炎的治疗方式。对于中药热敷方法来说,其更适用于虚寒型的病人。我院历经几十年的实践验证,中药热敷已成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良方。这一方法由十三味具有辛香走窜、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组成,对于病程较长、体虚、寒湿凝滞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湿热蕴积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中药热敷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那么,如何区分虚寒型和湿热型的盆腔炎呢?虚寒型盆腔炎一般病程较长,表现为持续不断的下腹疼痛,劳累和月经后疼痛加剧,遇寒后腹痛明显,伴有乏力、大便不实等症状。妇科检查显示盆腔轻度压痛,B超显示子宫卵巢边界不清。舌苔薄、质黯淡,边有齿痕或瘀斑,脉细软。而湿热蕴积型的患者则表现为痛处拒按,经前经后加重,伴有腰酸坠胀、白带增多、色黄或有异味。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压痛,B超提示子宫卵巢边界不清,或有不规则的肿块、盆腔积液等。
随着病原体的变迁,微生物已成为盆腔炎主要的致病原。在急性阶段,由于病势并不凶险,常常没有发热或仅表现为下腹胀痛,与慢性盆腔炎症状相似。此时若使用中药热敷,可能会加重病情。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以寻找病原体,并辨证用药。在使用中药热敷时,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时机,以免误用热敷加重病情。
关于中药热敷的使用方法,当药包第一次使用时,需用纱布包好,洒上适量水,隔水旺火蒸30分钟。取出后裹上毛巾置于患处,盖上一块大的塑料布以使药力集中透入。天冷时再加上棉被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直至药包冷却至体温以下即可结束。第二天将药包再蒸20分钟便可再次使用。一包药可重复使用7至8次。需特别注意的是,夏天不宜使用中药热敷,月经期间则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