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肌损伤标志物
1. 心肌酶谱
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特异性较高,发病后4-6小时即可升高。
正常参考值:CK-MB<25U/L,LDH 119-229U/L。
2. 肌钙蛋白
心肌特异性标志物,正常值<0.04ng/ml。升高提示心肌细胞损伤,如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二、炎症与代谢指标
1. C反应蛋白(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是心血管的独立预测因子。
2. 同型半胱氨酸(HCY)
正常水平应<15μmol/L。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
3. 血脂异常
甘油三酯(正常0.56-1.7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3.4mmol/L)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1.0mmol/L)会减弱血管保护作用。
三、其他相关指标
1.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提示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2. 脑钠肽(BNP/NT-proBNP)
BNP>100ng/L或NT-proBNP>450μg/L(<75岁)可能提示心力衰竭。
四、潜在危害与建议
心血管风险:长期指标异常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限酒。
药物治疗:如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需遵医嘱。
建议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并由医生综合评估。